潮州市日前召開《關于打造鳳凰山畬族“文化特區”的提案》辦理情況調研座談會。
潮州市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4日,潮州現有畬族戶籍人口2920人,主要分布在潮州市3個縣(區)的9個聚居村,即潮安區鳳凰鎮的石古坪村,文祠鎮的李工坑村,歸湖鎮的山犁村、碗窯村、溪美村嶺腳;饒平縣饒洋鎮的藍屋村;湘橋區意溪鎮的古庵村雷厝山、荊山村、桂坑村。
如何呈現潮州九個畬族村寨特色?揭陽市政協副主席陳奇春建議,潮州畬族各村寨可通過深挖歷史與融入其他地區畬族文化遺產,從藝術、建筑、服飾、音樂等方面打出亮點。
近年來,潮州曾多方面著手保護傳承畬族文化。相關部門曾設立李工坑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推動鳳凰山畬族招兵節和畬歌列入非遺名錄;舉辦首屆中華畬族發源地潮州鳳凰山文化交流會;舉辦畬語畬歌培訓班,開展“畬族文化進校園”等活動,幫助部分年輕畬族同胞學說畬語、唱畬歌。
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潮州畬族文化還是面臨傳承困境。潮州對畬族文化的記載和歷史資料保存較少,能唱畬歌的傳承人鳳毛麟角,畬歌的數量和類型也相當有限,鳳凰山發祥地與閩、浙等地記載、傳承的畬族歷史文化銜接不完全。
廣東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專職副主任熊水龍認為,潮州要完善畬族文化傳承機制,規范傳承體系,加強畬族文化的傳播工作,省政協提案委員也將繼續關注潮州畬族文化的傳承。
潮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伍茸談到,潮州將在推動法規的落實和執行上下足功夫,將畬族文化傳承保護納入潮州市文化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做好畬族文化保護的人才隊伍建設、文化宣傳、保護名錄建立、文化場所建設等工作。
南都也曾關注畬族文化和畬語傳承。記者了解到,在粵東鳳凰山北麓,鳳坪畬族村是梅州唯一的少數民族(畬族)聚居地,這里的畬民只有600多人,講著與客家話有些相近的畬話。人數少、傳播圈子小,新一代畬民口中的畬話已逐漸混入其他語言元素,畬話詞匯也逐漸被周邊地區方言“侵蝕”。近年來,教育部、國家語委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核心專家組專家嚴修鴻告訴南都記者,畬話被列為瀕危方言,該工程還針對畬話研究在粵東地區設立了調查點。(記者 黃小殷)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