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優美安靜,設施全是新的,房間寬敞,服務不錯,價格也實惠。”家住海淀的劉女士在對大興一家養老機構深入考察一番后,結果總體都比較滿意,唯一讓她感到美中不足的是:以后我住這里,子女親戚朋友都離得遠,怎么辦?
距離、醫療、交通……和劉女士一樣,很多市區的老年人對前往郊區養老心存擔憂。許多養老機構不得不面臨“冷熱不均”的尷尬:市區的養老床位緊俏,甚至一床難求,而郊區卻仍舊“吃不飽”,空置率居高不下。相關調研顯示,老人在選擇養老機構時,最關心的兩個因素就是離家距離和醫療條件,郊區養老如何提高吸引力,仍是一個亟待破解的難題。
“17張床位幾乎一直都是住滿狀態。”位于石景山區的誠和敬八千平養老驛站,由于緊鄰醫院,醫療和養老服務實現無縫對接,還有急救綠色通道、醫生巡診查房和24小時醫療護理服務,讓這家運營3年的養老驛站一直人氣頗高,保持著較高的入住率。“入住老人多數是子女在附近居住的,但也有個別住得較遠,聽人推薦過來的老人。”驛站工作人員說。
聊天、讀報、看電視、棋牌桌前對弈,地處朝陽區勁松中街的愛儂養老院內,50多位老人在此頤養天年,十幾名護理員每天悉心照料著老人們的日常生活。貼心的服務形成口碑,讓養老院一床難求,目前也是滿員狀態。
記者了解到,目前東城區長青養老院、東華門街道寧心園養護中心、朝陽區勁松老年家園、愛晚桑榆養老院等養老機構床位都比較緊張,有的只剩三四張空余床位,有的甚至需要排隊預約。
幾年前,市民黃先生為了給岳父尋找一張公辦養老床位不斷奔波,據當時測算,排隊的話估計要等上三四年。近年來,隨著養老機構床位供給的不斷增加,市區養老床位缺口得到一定程度緩解。北京市民政局近日公布的2020年社會服務統計季報表(三季度)顯示,目前全市養老機構床位數為108743張。如今黃先生的岳父就住在一家公辦民營的養老照料中心內。
問題
開支大價格高
“現在養老床位一床難求的現象有所緩解,但新的問題又來了——價格有點高。”黃先生說,算上床位費、餐費和護理費,岳父入住養老院一個月大概花費1.1萬左右,這對不少普通家庭來說并不便宜。
北京紅楓盈社區服務有限公司目前在西城區廣安門內街道、朝陽安貞街道運營3家公辦民營養老照料中心,床位都在幾十張上下,最多的有70多張。“價格高并不是說養老機構多賺錢,而是運營成本確實在提高。”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除了養老護理人員的工資和五險一金,硬件方面雖說照料中心不存在房租的壓力,但水電費、供暖費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郊區
設施新條件好入住低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重,市區多數養老院并不愁客流,相較之下,一些位于郊區的養老院仍舊面臨著“吃不飽”的尷尬。
衛華養老院位于大興區黃村地區,2019年6月開始對外開放,在大興區幾十所養老院中算得上設施較新的。這家養老院分為上下四層,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單人間、兩人間的面積約在20至30多平方米,三人間、四人間更寬敞得多。由于是新建成的養老院,空余房間和床位的桌椅床褥都是嶄新的,比不少城區的養老院硬件條件還要好,價格也相對更低。
“單人間和兩人間適合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或老兩口兒住,三人間和四人間更多的是生活不能自理、不方便下床的老人。”據養老院工作人員介紹,除單人間價格為每月5800元外,其余房型每月床位費都在2200至2900元之間,餐費統一為1000元,護理費則根據老人評估后的服務等級收取,價格在每月1200元至6000元之間。“如果是80歲以上、能自理的老人,一個月下來總共也就6000元左右。”工作人員表示。
這家養老院后院緊鄰新鳳河,老人們可以穿過后門走到河邊,在河流和樹林中感受原生態的自然景觀。樓下有一個200多平方米的院子,目前正在搭設遮雨頂棚。養老院工作人員說,“未來還會在院子里安裝桌椅、乒乓球臺、臺球案等休閑娛樂設施,方便老人們在天氣不好時也能進行戶外活動。”
據介紹,院內設有醫療點,有北京市三甲醫院主任醫師輪流坐診,并設有三甲醫院遠程醫療會診平臺,但暫時還不能使用醫保。日常開藥、常見的小病都可以在院內處理,養老院距大興區人民醫院僅15分鐘車程。
問題
離家遠只好放棄
不過,雖然硬件環境和醫療條件還算不錯,價格也相對低廉,可向這家養老院的工作人員一打聽,有180張床位的養老院只住著50多位老人,入住率僅為3成左右。
“大興當地老人普遍觀念還不夠開放,不愿住養老院來養老,也不愿花這個錢。現在入住的反而是市里的老人多一些,西城的、豐臺的都有。”工作人員介紹,不少市里老人來這里看過,對各方面條件都比較滿意,但還是因為覺得離家太遠就放棄了。
破題
做好醫療保障是關鍵
相關調研顯示,老人在選擇養老機構時,最關心的兩個因素是離家距離和醫療條件。
“郊區養老院吃不飽,主要還是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盡管郊區養老院普遍價格便宜,但“市區老人不愿去郊區,主要是擔心看病不方便,加之又離開了自己原來的生活環境,需要時間來適應。”養老院工作人員總結:老人入住養老院,最看重的是飲食和醫療,“就是為了日常開藥和看病方便。”
不過,除了醫療,對很多老人來說,到郊區養老還有心理上的一道坎。有業內專家分析稱,對低齡、生活能自理的老人而言,他們需要的是住在熟悉的社區里,和孩子、鄰居、熟悉的社區工作人員在一起,而不是郊區的那張床。目睹高齡、不能自理老人每天的生活狀態,也會或多或少對低齡老人的心態造成影響。對高齡老人而言,他們更希望能方便與子女團聚,擔心子女來探望不方便,也不愿意住到離家太遠的郊區。
關鍵詞: 養老院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