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對接+援企穩崗 浙江金華多措并舉“保就業”
“雁歸婺鄉”云招聘現場 金華宣傳部提供 攝
(抗擊新冠肺炎)供需對接+援企穩崗 浙江金華多措并舉“保就業”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就業形勢帶來嚴峻挑戰。作為經濟對外依存度比較高的地區,浙江金華打出系列保就業“組合拳”,提升廣大群體就業能力,開展就近余缺調劑,推進企業員工“雙服務”,實現政策發力更精準、供需對接加速度、措施落地有力度。多措并舉之下,該市新增就業人數呈逐漸回升趨勢。
穩崗先穩企。疫情之下,企業面臨資金壓力。金華打好“社保減免”招,讓參保企業“減負擔”。例如,全面實施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免征中小微企業2月至6月、減半征收大型企業2月至4月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單位繳費,減半征收所有企業2月至6月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繳費,將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從1.5%下調至0.5%,以上共計將為企業減輕負擔超37億元。
金華組織開展該市萬名網絡直播營銷人才培訓活動 金華宣傳部提供 攝
同時,加快落實社會保險費返還政策,共返還社保費8.5億元;實施企業社保費緩繳政策,對受疫情影響陷入暫時性困難的,經申請同意后可緩繳6個月;給予小微企業吸納就業補貼、社保補貼、培訓補貼、見習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優惠,一季度發放各項就業補貼2530萬元,同比增長48.9%。
為精準服務外貿企業,3月27日起,金華對該市出口額1000萬元以上且參保人數50人以上的925家外貿企業開展用工調查,將其中有裁員計劃的184家列入重點服務對象,按照“一行一策”“一企一策”指定“服務專員”,建立幫扶檔案,做好失業人員生活補貼發放、公益性崗位托底。同時開展外貿企業職業技能培訓專項行動,明確企業自主組織職工崗位技能培訓也可享受補貼,計劃半年內開展培訓員工5萬人次以上。
一邊是訂單減少、用工壓力較大的外貿行業,另一邊是用工需求驟增的電商、外賣等行業。金華在行業之間開展階段性用工調劑,促進缺工企業和閑置員工企業的動態匹配,分攤用工成本。
一方面,加強就業監測。通過整合就業監測和失業預警網報系統,創新開發智能化用工監測平臺,將該市出口額100美元萬以上企業、“四上企業”等合計5000家企業樣本納入系統,要求企業每周報送用工變化情況、裁員計劃等內容,將其劃分為綠色、橙色、紅色三級用工預警等級。
另一方面,加強調劑。“我們利用市場力量,借助‘就在金華’系列招聘平臺,網格化定位動態管理重點企業,建立起‘能進能出、漸進漸出’的動態管理機制。有臨時性調劑需求和用工需求的企業可以通過該平臺的余缺調劑專區自行對接,實現靈活用工高效化。”金華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有30名閑置員工的金華三瑞機械有限公司和缺工20人的浙江大明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通過該平臺順利開展對接。
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金華市聯合相關網絡平臺,推出專區開展針對性公益就業創業服務,拓寬就業渠道。3月18日,“雁歸婺鄉”云招聘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專場上線后,推出164家企業用工崗位5536個,吸引畢業生2547人參加,189名畢業生被當場錄用。截至3月底,“雁歸婺鄉”大學生公益招聘服務活動累計服務1.2萬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近10.5萬個,達成意向2.2萬人次。
同時,發揮128個勞務協作工作站作用,切實維護好中西部建檔立卡人員的合法權益,預防和化解勞資糾紛,努力將已吸納的8.9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穩定在本地,助力精準就業扶貧。
穩就業、保就業,最終要靠發展。目前網紅經濟、直播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新模式的發展,催生出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給創業就業帶來新的機遇。
金華組織開展該市萬名網絡直播營銷人才培訓活動,著力培育一批企業網絡直播營銷人才,打造本土帶貨網紅,引入流量,幫助企業拿訂單、賣商品,年底前力爭開展網絡直播人才培訓10000人次以上,其中1000名以上網絡直播人才能有實質性帶貨能力。以此方法為突破,金華強化“互聯網+農業+媒體”的“IAM”農村電商產業發展模式,實現農產品進城、工業產品下鄉,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截至3月底,金華新增就業2.8萬人,呈逐漸回升趨勢。(完)
關鍵詞: 浙江金華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