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他結合汽車行業焦點及民生熱點提交5個建議,覆蓋汽車從生產、使用到報廢的生命周期,助推中國汽車行業深化發展。
“近年來,汽車行業發展出現新趨勢、新挑戰,廣汽始終堅定向科技型企業轉型,推動企業規模、綜合實力、發展質量實現全面跨越式發展,形成全產業鏈布局,持續深化轉型升級,助力實現汽車強國夢。”曾慶洪說。
創新部件技術 完善核“芯”產業鏈
“關鍵零部件是汽車之本。中國汽車發展速度超出預期,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災害的背景下,芯片等核心電子零部件生產不足,全球芯片供應短缺,影響了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曾慶洪說。
他提出,中國汽車要強應先解決芯片問題。一方面,建議加大對汽車電子產業鏈的精準扶持,制定并落實專項激勵措施;加快國內車規半導體標準體系建設、汽車關鍵電子零部件產業路線圖的實施,完善行業監管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投資整合;另一方面,建議加強國際合作,探索合資合作或深度戰略合作,進一步提升產業鏈國際競爭力。
2020年9月,廣汽資本通過旗下福沃德基金投資了邊緣人工智能芯片品牌地平線。廣汽研究院、廣汽資本分別與地平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聯合發布廣汽版征程3,計劃將在未來的車型中量產搭載。
曾慶洪表示,“十四五”期間,廣汽集團將圍繞零部件補鏈強鏈,從梯級零部件研發體系、核心零部件發展、軟件化能力提升入手,充分發揮零部件事業本部職能,推動產業升級,全方位提升核心競爭力。
疫情期間,廣汽集團積極履行國企擔當,迅速行動,跨界生產防疫物資;同時緊抓汽車生產線,2021年1月,廣汽集團生產汽車19.2萬輛,較2020年同期增長39%;銷售汽車21.7萬輛,較2020年同期增長23.3%,取得開門紅。
加快推進智能網聯 打造新能源汽車生態圈
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指出,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數據,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68.1萬臺,車樁比例約為3:1。
廣州車展上,埃安Y全球首發
如何清掃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路上的障礙?曾慶洪認為,首先要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充電慢”的問題。他建議,推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國家相關部委加強統籌、規劃布局,完善充電站布局和配電設施建設,增建普通充電樁和大功率快充站;加快技術革新,在國家層面提高重視和統籌規劃,加大快速充電技術領域的產學研合作和投入。
此外,智能網聯汽車缺乏道路測試操作指引、基礎設施受限和V2X設備裝配率低的問題,使得智能網聯汽車受限在“單車智能”的技術路線,減緩了網聯化發展進程。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法律法規要跟上。”曾慶洪說。他建議,要盡快完善現行交通安全和道路測試相關法規,加快自動駕駛相關技術標準的編制和發布,保障現有“單車智能”技術路線并支持“車端智能+網聯共享”相結合,同時鼓勵車輛安裝V2X設備并強化其路權。
此外,曾慶洪還建議,要推動自動駕駛專屬保險體系的完善進程,構建與自動駕駛技術相匹配的保險體系;同時完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相關法律法規,組建缺陷汽車產品召回過程追溯系統;進一步加強對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的規范管理,推動汽車零部件再造行業的發展。
按照規劃,廣汽預計將在2025年全面實現電氣化,新能源汽車產品占整車產銷規模超20%;2023年L3大批量應用,2024年推出全新電子電器架構量產L4,2025年實現特定場景下L4智能駕駛商業運營。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