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的尹明善和力帆股份或許迎來了一個不錯的結局。
47歲開始創業,54歲開啟摩托車事業,大器晚成的尹明善,是我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的代表人物。其一手創辦的力帆股份,曾是國內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商,在輝煌時刻,意氣風發的尹明善向“命運的風車”發起挑戰,在看到摩托車行業天花板下,向汽車制造進軍。
然而,力帆的轉型并沒能一帆風順,乘用車掉隊后,又錯失新能源汽車風口。尹明善也面臨著繼承人危機,最后,25歲的孫女尹安妮被推上前臺。
2020年8月,重壓下的*ST力帆(601777.SH)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進行了重整。當年12月,公司重組成功,吉利集團入局。目前,*ST力帆已向上交所申請撤銷對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如今,一切似乎在向好發展,這對83歲的尹明善和力帆而言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54歲創業曾登頂重慶首富
“如果以前我是被生活的潮水裹挾著向前,那么現在,我該做自己真正的事業,手持長矛,向命運的風車挑戰了。”
尹明善的這句話,是中國企業家的勇氣?還是唐吉坷德的傻氣?或者兩者皆而有之。
1992年,已經54歲的尹明善投資20萬元,一頭扎進摩托車領域。
這一年,尹明善在重慶農村租下一個40平米的房間作為車間,成立了重慶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注冊資金20萬元。他帶著9名員工,開始制造摩托車配件,并立下狂言,“我一定要創造出全中國、全世界都沒有的發動機。”之后,又由生產配件轉而改成生產摩托車,這便是力帆集團的前身。
2003年,力帆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商。這一年,意氣風發的尹明善說著“該做自己真正的事業,向命運的風車挑戰”,帶領力帆向從摩托車跨到轎車產業。當年,尹明善收購了重慶專用汽車制造廠80%的股份,后又增持到95%,商標徹底改為“力帆牌”,并開始在北碚建設轎車生產基地。
2010年,尹明善帶領力帆成功上市,上市后的力帆集團市值一度沖到300億,而手握集團80%股份的尹明善,賬面資產也一度飚到了110億,彼時已經72歲的尹明善,也曾一度登頂重慶首富的地位。
然而,在轉型路上,力帆并沒能一帆風順。在轉型整車制造上,力帆汽車先后推出了24款汽車車型,卻因為缺乏創新,始終只是走在模仿的道路上,很難有自己的特色,一度銷量慘淡。
后來因為乘用車這條路走不通,力帆又將視線放到了新能源汽車上,但從2007年開始造新能源汽車,到2015年才落地上市,錯過了最巔峰的時期,也再次難以躋身進去。
重組完成吉利入主
“八旬不退,力帆衰頹;后繼有人,力帆騰飛。力帆走過彎路,愧把客商辜負;而今走上坦途,工廠客商同富。商家關照,力帆榮耀;力帆妖嬈,老尹逍遙。”
這是2017年,尹明善宣布退休時說的一段話。在轉型路上,力帆錯過風口,債臺高筑,已“廉頗老矣”的尹明善還面臨后繼無人的壓力。
早在2015年6月的一場公開活動上,尹明善就曾公開宣布,將交班給時年45歲的力帆股份總裁尚游及時任公司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的陳衛。不過,同年8月,力帆股份公告稱,尚游因身體原因提出辭去總裁職務,仍保留董事職務。最后,2020年,尹明善25歲的孫女尹安妮被推上前臺。
不堪重負下,2020年8月6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進行司法重整。
歷時四個月,12月22日,*ST力帆發布公告稱重整成功,其控股股東由力帆控股正式變更為重慶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滿江紅基金”),重慶滿江紅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滿江紅公司”)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吉利實際間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比約為28%至34.7%,儼然是上市公司大股東,這或意味著李書福將代替尹明善成為力帆汽車的新實控人。
目前,力帆業務重點還是摩托車和摩托車發動機板塊。數據顯示,2021年1月,力帆摩托車銷量為46321輛,同比下滑14.24%;摩托車發動機銷量為85594臺,同比增長25.19%。汽車產量為117輛,銷量為108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07輛,同比增長613.33%;傳統燃油車銷量僅為1輛。
重組后的力帆,在吉利的帶領下或許有望迎來重生。對83歲的尹明善而言,這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