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特斯拉正式上線新款Model S、Model X。
特斯拉公司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這家全球電動車龍頭已連續六個季度實現盈利,盈利額創單季度新高。2021年上海超級工廠產能將比去年增長3倍。
在業內看來,2021年將是特斯拉產能、銷量在全球爆發的一年。隨著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爬坡、柏林超級工廠的落成投產,特斯拉將在全球開啟新一輪電動汽車熱潮。公司預計接下來幾年中,車輛交付的年均增長率達到50%。
高速增長不停步:
2021年全球產能將進一步擴大
特斯拉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特斯拉公司2020年全年營收315.36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311.05億美元。
2020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總營收為107.4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73.84億美元相比增長46%。
報告還顯示,特斯拉2020年全年凈利潤7.21億美元,低于市場預期的12.72億美元。2020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公司凈利潤2.7億美元,同樣低于市場預期的7.63億美元。不過,這已是特斯拉連續六個季度實現盈利。
強勁的現金流是特斯拉業績的另一大亮點。研報顯示,特斯拉公司2020年減去資本支出后的營運現金流(自由現金流)達28億美元;第四季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長49億美元,達194億美元;第四季度自由現金流達19億美元。
交付方面,2020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總交付量為180667輛,其中 Model S和Model X交付18966輛,Model 3和Model Y交付161701輛。
整個2020年,特斯拉的總交付量為499647輛,非常接近全年50萬輛的交付目標。
也就是說,特斯拉在2020年四季度及全年的交付量、盈利和自由現金流均創紀錄,并在營收等關鍵業績指標取得了百分比兩位數的增長,部分指標甚至翻倍。
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特斯拉的高速增長遠沒有結束,預計接下來幾年中,特斯拉車輛交付的年均增長率會達到50%。2021年特斯拉在全球的產能將進一步擴大,仍將保持高速發展。
上海超級工廠產能將直線上升
在特斯拉工廠中,上海超級工廠的能量越來越大。
特斯拉表示,目前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已達25萬輛/年,今年計劃增加至45萬輛/年,因為消費者對Model 3和Model Y的需求十分強勁。Model Y已在2020年底投產,并且將逐步達到最大產能。
“公司將Model 3在中國的產量提升到每周5000輛以上。”特斯拉說,在上海的Model 3已達到其設計時的生產速度。同時,上海工廠還在滿負荷生產Model Y,需求十分強勁。
的確,中國消費者對特斯拉表現出極大熱情。乘聯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制造Model 3全年銷量為137459輛。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最近開始將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 Model 3運往歐洲及亞太地區多國,補充了弗里蒙特工廠在這些市場的產能。
業內人士認為,相比2020年15萬輛的年產能,2021年高達45萬輛的年產能將直線提升3倍,這將帶動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此外,上海超級工廠在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同時,還繼續將國產Model 3出口至歐洲,代表著國產Model 3的產品品質得到歐洲市場的認可。
新款Model S、Model X即將上市
令特斯拉車們激動的是,1月28日,特斯拉正式上線新款Model S、Model X,多項更新使特斯拉再次刷新了全智能純電動汽車的產品力標桿。
其中,Model S和Model X的Performance版本已由Plaid取代,后者配備了一個獨特的高速、大功率轉子的三電機動力系統。
Model S Plaid是有史以來加速最快的量產汽車,其0-60英里/小時的加速時間小于2.0秒,四分之一英里的時間低于9.3秒,比布加迪Chiron還要更快。
行業人士表示,新款Model S和Model X內飾的改變煥然一新,更具“自動駕駛”氛圍。屏幕變成了3屏布局,分別為12.3寸的主儀表、17寸橫置的中控屏和8寸的后置屏幕。大屏中出現的“巫師”意味著新款車型將支持更多大型游戲。
最主要的是,新款Model S取消了轉向和打燈操縱桿。一般只出現在概念車和電影里的矩形方向盤,也在新款Model S/X上成為現實,這是特斯拉探索自動駕駛汽車座艙設計的重要一步。
國內造車新勢力同步崛起
招商電新研究員認為,未來隨著特斯拉規模效應提升,電動車成本將繼續下降。而其中國供應鏈將展現出更大的業務彈性。
其實,在特斯拉的引領下,中國新能源車企從生產、技術到銷量都實現了更上一層。
數據顯示,包括小鵬、蔚來、理想、比亞迪等車企在2020年的銷量均實現了大幅增長。其中,小鵬汽車累計交付27041輛,同比增長112%;蔚來2020年全年交付量達43728輛,同比增長112.6%。
數據還顯示,2020年,上汽新能源汽車熱銷32萬輛,同比猛增73.4%,增速大幅跑贏行業,更是勇奪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
海外市場,上汽的產品和服務已進入全球60余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歐洲發達國家,上汽依托新能源產品的強力支撐,自主品牌MG和Maxus全年整車銷量超過4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占六成,在全球汽車工業發源地吹響了“中國智造”的沖鋒號。
2020年12月,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浦東新區完成注冊。三大巨頭的鼎力支持,使智己汽車成為國內首個創始輪即達百億量級的汽車科創公司。
上海證券報記者從上汽集團獲悉,“十四五”期間,上汽計劃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產品,其中包括近60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
羅蘭貝格合伙人吳釗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特斯拉2020年在交付量、營收和軟件服務上的業績表現是全球汽車產業智能化和電動化大幕開啟的一個信號。提升規模化優勢、構建核心技術引領并不斷探索創新商業模式,這將是新的汽車產業時代成功關鍵要素。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