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傳統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組成了一輛汽車的骨架與肌肉的話。那么,遍布車身的電子架構系統,一方面是總控整輛汽車良好運轉的“大腦”,一方面也是承擔向大腦傳遞各個細碎執行動作電信號的“神經”。
大到油門剎車作動與反應,ESP,ACC駕駛輔助系統,安全氣囊控制;小到車窗玻璃開啟,空調溫度調節,甚至是常見的前排閱讀燈隨車門開啟而自動打開的單一動作,都與整車電子架構息息相關。
眾所周知,電子架構部門大體會分為:車載總線控制、電氣零件研發和電氣系統測試三大崗位。
電子架構的終極愿景是將車內所有電子系統的功能按照符合使用邏輯的交互機制,井然有序地組成一個整體,而不是讓各類電子功能雜亂無章地進行疊加。
如前文所述,“前排閱讀燈隨車門開啟而自動打開”就是一個符合邏輯的交互機制,這樣的順序設定讓使用者感到簡單易用且方便。但如果該交互機制變成“車內FM收音機隨車門開啟而自動打開”,結果就十分詭異,任誰也不想在下車前,突然聽到一首《野狼的士高》。
理性而言,汽車電子架構設計是復雜的綜合性學科;感性而言,汽車電子架構設計是在一門在分與合間找到最微妙平衡點的藝術。
所以,汽車電子架構設計工程師既是嚴謹而一絲不茍的科學家,又是浪漫且頗具創造力的藝術家。來自通用汽車的全球電氣化產品、系統及軟硬件副總裁丹·尼科森便是其中一位。
他在上海向全世界宣布,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發電子架構的通用汽車將推出全新一代電子架構,并且會第一時間搭載在即將于第四季度上市的凱迪拉克CT5。
同時,預計到2025年,通用汽車在中國推出的全球品牌車型中超過半數都將搭載這一全新電子架構。
那么,這套嶄新的通用“大腦和神經”,在全汽車行業都三級跳般地遷躍至新四化的時代背景下,又有多少獨到之處呢?
首先,全新電子架構每小時能處理4.5TB的數據,數據處理能力相比目前提升五倍。
其次,支持遠程云端更新——即OTA體驗:包括發動機、變速箱、車載通信娛樂、駕駛操控、車身控制的電子控制單元(ECU)都可以OTA升級。目前,搭載新一代凱迪拉克移動互聯體驗CUE、別克eConnet 2.0系統和雪佛蘭MyLink+智聯系統的通用車型,均可實現OTA。
最后,全新一代電子架構從設計之初就在安全上對標航空系統,充分考慮了網絡安全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通用汽車中國前瞻技術中心和泛亞技術中心的實驗室參與了這個新系統的驗證和測試,確保它可以在中國的網絡環境中運行自如。
電子架構聽上去總不免有云山霧繞的困擾,我們不妨將關注目光放在世界上第一輛搭載通用汽車全新一代電子架構的量產車型——凱迪拉克CT5上。
凱迪拉克稱,這套被稱為“凱迪拉克云電子架構”的系統,采用基于中央網關的拓樸結構,以車載以太網數據鏈替代傳統CAN總線,大幅提升車輛通信能力與電子帶寬,全面突破數據算力與處理性能。
簡言之,對消費者來說,最直接的感受是車機交互體驗會更流暢,音視頻加載,地圖導航使用等需求大量數據的應用會更提供更迅捷的響應反饋。
同時,受益于全新電子架構,實時處理大量圖像及傳感器信息不再困難,從而為高級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功能開發打好基礎。凱迪拉克也已確認,此前在CT6上使用的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將會出現在CT5的部分派生上,這是該系統首次在中國市場大規模使用。
凱迪拉克透露,CT5整車上共計超過30個控制模塊均可通過OTA實現全用車生命周期的實時升級和功能更新。
事實上,在實現“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的道路上,通用汽車始終以最穩妥的姿態,朝著最穩贏的方向,邁出最穩健的腳步,既不盲目地為競逐行業潮流而放棄嚴苛的驗證流程,也不會因行業內早已推出類似技術而喪失創新源力。這樣的態度對一家去年在全球售出840萬輛新車的巨象級汽車制造商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