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梁曉聲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人世間》正在央視熱播,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反響和熱烈討論,引發觀劇熱潮的同時也吸引了觀眾、讀者對文學作品改編的極大關注。電視劇《人世間》是一次藝術的多維創作,依托于優秀的小說文本基礎,加上扎實的劇本改編以及成熟的影視化制作,共同成就了一部口碑劇作,當下,戲劇影視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期和機遇期,文學作品的影視轉化大有可為。而江蘇一直有著非常深厚的戲劇影視轉化傳統,被改編成戲劇影視的作品數量眾多,畢飛宇的小說《哺乳期的女人》《青衣》《推拿》,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紅粉》,趙本夫的小說《天下無賊》,葉兆言的小說《馬文的戰爭》,魯敏的小說《六人晚餐》,葉彌的小說《天鵝絨》等均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舞臺劇等,周梅森的幾乎所有小說全部完成了影視化改編,從《人間正道》《人民的名義》到去年的《人民的財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和較好的反響。
25日下午,由省作協與省文投集團共同舉辦的“文學的可能性——由電視劇《人世間》談起”研討會在南京舉行,導演、編劇、作家、評論家相聚在一起,充分探討文學作品影視劇改編的可能性、多樣性,希望打通文學和影視轉化鏈條,為優秀文學作品的影視戲劇轉化提供更多的經驗和思路。
“精準地呈現文學作品,說起來容易,其實很難”
電視劇《人世間》以中國北方城市里一個平民社區“光字片”周家三兄妹跨越近50年的生活軌跡為脈絡,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描寫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呈現了一部中國式家庭變遷的生活史詩。電視劇改編自著名作家梁曉聲同名小說《人世間》,曾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首屆呂梁文學季“呂梁文學獎”,故事基底夯實。
導演兼總制片人李路曾執導過反腐熱播大劇《人民的名義》,有著豐富的經驗,對現實題材影視劇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多年來自己一直想要創作一部反映工人階級生活的電視劇作品。幾年前,他曾購買過一本關于工人階級、關于國企工廠改革的小說,但由于種種原因,“找了一圈編劇沒有人敢寫”,李路希望有一部作品,能讓年輕的觀眾明白,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怎么來的,以及如何來之不易。
后來有人給李路推薦了這部梁曉聲的作品《人世間》。“看了之后覺得確實是‘我的菜’,書中多年沉淀的東西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也是我多年思考和感受的。”隨后李路決定開拍電視劇《人世間》,“《人世間》里人的那種縱深感,是我喜歡的取向。梁曉聲這種靠生活點滴堆積的小說,一生在他的作品里面不會有太多”,此外,作家梁曉聲的人格特質,也是吸引李路的原因之一。在李路眼中,作家梁曉聲是眾多作家之中,真正有悲天憫人情懷的,他對中國老百姓生活的變化,以及國家命運發自內心的關切,并且不是說說而已。
這次的研討會由著名作家、編劇、江蘇省作協影視文學委員會主任周梅森發起,作為導演李路的好友、合作伙伴,周梅森為《人世間》的“強勢霸屏”由衷感到高興,對于梁曉聲的作品,周梅森也非常熟悉,梁曉聲的成名作《今夜有暴風雪》就是周梅森編發的。2018年,拿到《人世間》的電視劇改編權后,李路找到周梅森,希望再度聯手,但周梅森自認不擅長寫家庭生活劇,向李路推薦了女編劇王海鸰。
周梅森認為,李路特別擅長從文學作品中汲取養分,尋找創造的根基?!度耸篱g》的成功,首先歸功于梁曉聲的小說文本,其強大的思想、鮮活的人物形象和具有歷史縱深感的自我反省,為影視改編提供了一尊扎實的基座。周梅森直言,《白鹿原》和《紅高粱》等一大批被寄予厚望的大IP,電視劇改編都不算成功,原因就在于電視呈現沒能超過文學本身。“精準地呈現文學作品,說起來容易,其實很難。如何拿出有分量、有思想、有歷史感的精品,《人世間》提供了一種創造方向。”
與會專家談觀劇感動:真正實現了共情共鳴
活動現場,與會專家也紛紛表達了自己觀劇后的看法與觀點,南京大學資深教授丁帆是在春節期間偶然看到了《人世間》播出,結果就一發不可收拾,他用了這樣幾個詞來形容這部劇,“人性、歷史、義氣、煙火氣”,丁帆認為這部劇的誕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必定載入史冊,“不僅留在電視劇史上,而且留在口碑歷史中”?!秵碳业膬号吩髡呒熬巹铙闫G坦言自己追劇追得很慢,因為一邊看劇,一邊在學習其中的編劇技巧,同時她也表達了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和李路導演合作。“劇中的故事,知青、工人、教師、下海都是我所經歷的,呈現的人物和場景也都十分熟悉。”資深媒體人、江蘇省電視劇審查委員會專家蔡震說。江蘇當代作家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王飛則評價《人世間》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描寫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呈現了一部中國式家庭變遷的生活史詩,“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薛穎旦有感于匠心獨運的片頭設計:“片頭的這個眼睛,既是梁曉聲的,是他對東北故土的回望和致敬;也是導演李路的,是他對那片土地的懷念和熱愛;更是觀眾的,我們在電視機前看別人的生活,回顧自己的人生,有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有各自的無奈和悲歡。歷史和生活的參與者、創造者們一起俯視人世間,真正實現了從作家到導演到觀眾的共情共鳴。”
從《人民的名義》到《巡回檢察組》,最近幾年,李路導演的電視劇作品屢屢涉及重大現實題材,每一部都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對此,中國作協副主席、省作協主席畢飛宇斷言:“中國電視劇的李路時代開始了!”畢飛宇最看重的就是《人世間》中表現的“情”,包括夫妻情,親子情,手足情,畢飛宇特別提到了一個場景,“我剛開始追劇不久,看到有一集里周父、周母,還有三個成年子女躺在炕上一起聊往事,他們就像一群魚一樣在那里,但看著就讓人很感動”。
電視劇《人世間》的出品方是弘道影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彬總結道:“現實題材創作,關鍵在于創作者的底氣和信心,劇播出之前,作為制片方心里挺忐忑的,因為有很多不看好的聲音,認為這種劇沒流量,拍攝難度高,投資成本還這么大,但播出結果印證了我們的信心。”
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省作協黨組書記汪興國,省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寧等出席研討會。會議由省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丁捷主持。丁捷表示,省作協近來持續開展工作推動江蘇優秀文學作品的戲劇影視轉化改編工作,此次召開電視劇《人世間》研討會,也正是希望通過聽取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為下一步推進這方面工作拓寬思路。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