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僑批故事、傳統花燈制作、猜燈謎互動、品嘗潮汕粿品和澄海鹵鵝等美食、欣賞潮劇等非遺項目……月上枝頭,被譽為“嶺南第一僑宅”的汕頭陳慈黌故居中依舊熱鬧非凡。2月15日晚,一臺《灣區“粵”味濃——百年僑宅慶元夕,鄉音鄉韻話鄉情》新媒體直播活動在汕頭陳慈黌故居中進行,跟隨記者的鏡頭和解說,為海內外潮人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團圓盛宴,也讓獨具特色的潮汕文脈全方位地展現在世界眼前。
16道潮菜點燃“夜宴”高潮
以美食為媒,講潮人故事,潮汕美食是本次直播的主線和靈魂。潮菜大廚鄭創坤帶領汕頭技師學院的師生們現場烹飪元宵佳節團圓“夜宴”。“無鵝不成宴”,在潮汕人眼中,鹵鵝是逢年過節不可或缺的一道傳統菜。據鄭創坤介紹,此次元宵夜宴,準備的頭菜,便是名為“鴻彩滿堂思鄉情”的鹵鵝八珍。“鹵鵝,是每個潮汕人記憶里家的味道,也是潮汕人的一種鄉土情懷,能勾起每一個在外的潮汕游子對家鄉的記憶。”鄭創坤說。
除了鹵鵝外,還有門庭洽笑財源滾(生淋沙蚶)、祥瑞有余福祿增(老式炊桂魚)、幸福和諧慶團圓(潮式轉爐)、碧波藏珠兩面金(蠔烙)、牛氣沖天臨吉門(牛肉丸湯)、八面吉祥躍殿堂(豆醬焗蟹)……登上團圓夜宴的16道菜,每一道都是潮汕特色菜,且蘊含美好的寓意。
多項非遺展示盡顯潮汕文脈
除了美食之外,多項非遺項目展示也頗為吸睛。
潮劇藝術家張怡凰在現場演唱潮劇《陳三五娘》的選段《觀燈》,并且連線在馬來西亞的潮劇票友,隔海同唱元宵曲,讓在線的戲迷們大飽耳福;手工藝人陳旺松在現場制作六角宮燈,據他介紹,制作六角宮燈要經過劈竹、烤竹、扎制、裱糊、設色繪畫、花邊裝扮等多道工序,這項傳統手藝的背后,是一份對傳統年味的堅守、一份美好的新年祝愿;而旁邊的戲臺上,兩只栩栩如生的木偶加上潮劇裝扮,鐵枝木偶非遺傳承人許端杰正上演一場酣暢淋漓的《京城會》……
現場連線海內外潮人共度佳節
除了在現場互動外,本次直播還連線海內外潮人。
日前,中國女足奪得亞洲杯冠軍,完成絕殺射門的前鋒球員肖裕儀正是汕頭人。在此元宵佳節,肖裕儀的父母親來到了直播現場,并同身在他鄉的肖裕儀視頻連線,共享元宵家宴。
“裕儀現在在蘇州封閉訓練,作為父母的肯定很想念女兒,借這個機會和她視頻連線,互送元宵祝福。同時鼓勵她繼續發揚團隊協作、永不言棄的精神,今年再立新功,為祖國、為家鄉爭光。”肖裕儀父親肖紹振說。
同時,汕頭市檔案館僑批分館名譽館長林慶熙也在現場連線陳慈黌第五代后人陳克湛先生,與他共話元宵佳節,共聊鄉土之情。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