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帶著理想汽車開始了舍命狂奔。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理想汽車計劃7月31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LI”。此前7月10日,理想汽車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募集最多1億美元資金。理想汽車表示,此次通過上市募得的資金主要將用于研究和開發新品、資本支出等方面。
夢想看似越來越近的同時,理想汽車持續虧損、產品質量等問題也正在慢慢浮出水面,在市場競爭持續加大之時,李想與理想汽車的路恐怕并太好走。
流血謀上市:資金緊張 兩年虧損40億 理想汽車亟待“輸血續命”
天眼查資料顯示,理想汽車成立于2015年,其前身是李想創立的車和家。2019年,車和家更名為理想汽車,業務定位于設計、開發、制造、銷售高端智能電動SUV。截至目前,理想汽車已完成9輪融資,累計金額超過17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車最新一輪融資時間為7月1日,而距離遞交招股書計劃赴美IPO,僅間隔了十天。新浪科技在報道中提到,在理想汽車提交招股書前,曾與參投理想汽車的一家投資機構進行了采訪約定,隔夜之后便以“工作繁忙,相關人在出差”為由婉拒了采訪要求。這或許更能說明,理想汽車的上市可能成為D輪融資的條件之一。
事實上,就理想汽車目前的現狀來看,上市或許是急迫之事。
從財務數據來看,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Q1,理想汽車的營收分別為0.284億元、2.844億元、8.517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5.32億元、24.38億元、7711萬元。粗略估算,理想汽車兩年多時間里凈虧損超過40億元人民幣,且至今未實現盈利。
7月5日,李想曾轉發一篇《拜騰汽車怎樣燒掉84億元融資》文章,他表示:這么難的汽車行業,必須訓練一個從18層地獄為起點往上爬的創業企業。李想提到,“理想汽車超過3200人的團隊,只有兩個VP(副總裁),連高級總監都寥寥無幾。行政要求出差經濟艙都必須買折扣最低的,經濟酒店都要兩個同性在一起住。”
節省開支的背后也顯現出了理想汽車資金緊張。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3月31日,理想汽車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10.5億元。盡管手握現金流,但眾所周知,這對于燒錢的造車業來說,可能也只是杯水車薪。
2018年年底,理想汽車曾花費6.5億資金從力帆汽車手中購買了造車資質,隨后自建工廠,花費了高額費用,這也讓理想汽車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值得一提的是,車和家第一款車SEV項目由于政策原因,2018年夭折,研發費用同樣付之東流。
除了上市之外,李想也在尋求各種融資的渠道,包括融資、出質股權等。
天眼查數據顯示,理想汽車關聯公司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近期新增11條股權出質信息,11位股東出質股權,質權人為北京羅克維爾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羅克維爾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冊資本10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李想,該公司由Leading Ideal HK Limited全資控股。
理想汽車稱通過上市募得的資金主要將用于研究和開發新品、資本支出,但綜合來看,實際還是“輸血續命”。
漫漫造車路:產品單一 質量飽受質疑 理想汽車突圍任重道遠
目前,頭部新勢力車企中,蔚來、威馬、小鵬、理想汽車的車輛交付量均已經突破萬輛這一門檻。截至6月底,蔚來汽車累計交付量超4.6萬輛,威馬汽車累計交付量超3萬輛,小鵬汽車累計交付量超2萬輛。而理想汽車交付量則剛過萬輛。對比之下,理想汽車可以說是剛剛起步。
另外,目前理想汽車僅量產了“理想ONE”一款車型,而其他幾家頭部公司大多都已經推出兩款以上車型。同時,包括蔚來、小鵬、威馬和特斯拉在內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均采用純電模式,而理想汽車采用的是增程式,即所謂的插電混動模式。
實際上,采用“增程式模式”可以說是理想汽車的無奈之舉。據了解,理想汽車最初的定位是“小而美”的低速電動車SEV和“大而全”的增程式電動SUV。但歷經兩年,理想汽車的電動車路線因政策及競爭優勢等原因半途折戟。而與此同時,行業其他玩家已有成果,理想汽車不得不調整路線。
增程式方面,理想汽車同樣走的不順利。在理想汽車收購力帆汽車,更名理想智造后,卻遭遇了多達23起法律訴訟。伴隨著理想智造先后三次被列為被執行人,理想汽車的品牌形象與聲譽大打折扣。這對于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理想汽車在名聲方面,給自己埋了一個“大坑”。
開弓沒有回頭箭。在此之下,理想汽車嘗試打造“增程式汽車”概念,但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泛起太大的水花。
首先是認知方面。在業內,電動模式被認為是行業未來,選擇增程式這一路線之初,便為理想汽車的車輛銷售和推廣等埋下了發展難題。李想曾在采訪中坦言,團隊花了很多精力去解釋什么是增程式,但很多車主、投資人、媒體及相關部門仍不是完全認可這一增程式的說法。
其次是政策方面。與純電動車相比,插電混動車享受的補貼力度本來就有些差距,2020年政策設置30萬元的補貼門檻,更使理想進退兩難。理想汽車首款車型補貼后售價為32.8萬元,不在補貼范圍內,公司不得不自掏腰包給用戶補貼,這將加重其資金負擔和經營壓力。
最重要的則是質量方面。理想ONE自面世起,就屢次被爆出質量問題,消費者投訴存在車頂漏水、剎車失靈、自燃等問題。
4月30日,有用戶爆料稱,其購買的理想ONE在高速上突然發生了剎車助力系統停止工作的故障;5月8日,理想ONE在湖南長沙街道上發生自燃起火事故。雖然理想汽車一一做出了回應,但頻發的質量問題無疑已經造成了口碑上的折扣。
在今年春季媒體溝通會上,李想曾表示:“3年之內不開發新車型,只做理想ONE。”李想的堅持能否帶領理想汽車跑贏這場造車拉鋸戰,答案恐怕還是得交給時間。
但不可否認的是,質量、技術、資金無疑是這場比賽決勝關鍵。短期來看,理想汽車此次赴美上市,的確可以解決資金燃眉之急。不過遠水難解近渴,如何突圍,還得看理想汽車的心臟供血能力。另外,單憑“非主流”的理想ONE,理想汽車真的能百戰百勝嗎?今年4月30日,針對理想汽車赴美上市傳言,李想表示,理想汽車不需要大規模外部輸血來維持經營。但轉瞬間,理想汽車已經開始奔向納斯達克的舞臺。
關鍵詞: 理想汽車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