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現在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重力加速度單位是什么,重力加速度單位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重力加速度的單位是米/秒2,即米每平方秒。
2、重力加速度,物理學名詞。
3、重力對自由下落的物體產生的加速度,稱為重力加速度。
4、如果以m表示物體的質量,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重力G可表示為G=mg。
5、如果讓一石塊和鐵球從同一地點、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可以觀察到,兩物體的速度都均勻的增大而且變化情況完全相同,它們最終同時到達地面。
6、這種現象說明,在地球上同一地點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所有物體,盡管具有不同的重量,但它們下落過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完全相同的。
7、這個加速度稱為自由落體加速度,是由物體所受的重力產生的,也稱為重力加速度,通常用字母g來表示。
8、重力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它的大小可以用實驗方法求出。
9、實驗證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隨其在地球上地點的不同而略有差異。
10、例如在赤道上g=9.780 m/s2,在北極g=9.832 m/s2,在北緯45°的海平面上g=9.807 m/s2,在北京g=9.801 m/s2等。
11、它的平均值為9.8m/s2。
12、在進行粗略的計算時可以把g取作10m/s2。
13、例如:一位南方運動員,在廣州進行鐵餅訓練時,成績突破了70米。
14、當他來到北國冰城哈爾濱參加正式比賽時,卻無論如何都發揮不出這個水平。
15、盡管他作了極大的努力,仍然跟廣州的最好成績相差八九厘米。
16、比賽結束回到廣州,他不服氣,重新練了起來,奇怪的是,他一下子又擲出了70米。
17、這是為什么呢?當鐵餅的質量一定時,在廣州鐵餅所受的重力就小一些,經過訓練后投擲的距離可以達到70米;哈爾濱緯度高,離北極近,那里的地球半徑短,重力加速度變得大起來,所以同一塊鐵餅所受的重力變得大了一些,投擲出去的距離自然達不到70米。
18、在地球上同一地點,重力加速度是一個恒定的矢量。
19、這就決定了自由落體運動實質上是一個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0、運動學中,g的單位為m/s^2力學中,g的單位為N/kgN是導出單位,1N=kg·m/s^2學了牛頓第二定律以后,就會明白二者是一致的.由F=ma可知,F的單位為N,m的單位為kg,a的單位為m/s^2,所以1N/kg=1m/s^2重力產生產生的加速度G=mg=ma,a=g重力加速度單位為m/s^2。
21、重力加速度是一個物體受重力作用的情況下所具有的加速度,也叫自由落體加速度,用g表示,向豎直向下,在同一地區的同一高度,任何物體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22、任何物體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23、重力加速度的數值隨海拔高度增大而減小。
24、當物體距地面高度遠遠小于地球半徑時,g變化不大。
25、而離地面高度較大時,重力加速度g數值顯著減小,此時不能認為g為常數。
26、重力加速度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萬有引力 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 ,受到質量為M的星體的萬有引力是GmM/r^2 ,容易得出g=F/m=GM/r^2 。
27、所以地球上不同緯度上的g是不同的 ,就是因為 r不同的關系(地球不是嚴格的圓形) ,但是這里有一些問題容易糊涂 ,站在在地球表面上, 人和地球是相對靜止的, 沒有向心力 。
28、所以, 萬有引力形成了人對地球的壓力 ,但物體一旦不和地球(星體)接觸 ,那么這里的萬有引力主要將提供給物體繞轉星體所需要向心力,這樣人才感到了失重!重力加速度的單位是N/kg,或者是米/秒平方。
29、因為地理位置不同,重力加速度的數值有差異。
30、習慣上使用9.8牛頓每千克,或者10牛頓每千克。
31、通常我們使用國際單位制:m/s^2(讀作:米每二次方秒),一般的數值為9.8m/s^2,同時,由于重力加速度和物體重力和質量的比有關,所以重力加速度的單位也可以是:N/kg,在物理上兩個單位完全等同,但是牛頓不是SI基本單位,所以一般采用m/s^2重力加速度,物理學名詞。
32、重力對自由下落的物體產生的加速度,稱為重力加速度。
33、如果以m表示物體的質量,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重力G可表示為G=mg [1] 。
34、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物理研究中的一個基本矢量,也是對一般力學系統進行力學分析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參數。
35、在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將其作為常量處理所帶來的誤差較小時,重力異常可以忽略不計,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計算量。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