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日前在鳥巢圓滿落幕。北京作為世界唯一的“雙奧之城”,向全世界展示了中華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蘊。一場無以倫比的冰雪盛會,全面點燃了中國人民的冰雪激情。
“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已經實現,通過實施“南展西擴東進”的戰略,我國的冰雪運動正在突破地域的限制。
在廣州,雖然距離“鳥巢”千里之外,卻絲毫未能阻擋廣州市民對于北京冬奧會的關注,無法阻擋人們積極投身冰雪運動的熱情。
北京冬奧會已結束兩天,但廣州市民陳先生至今都對開幕式記憶猶新:“開幕式充滿創意,極具美感,是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視覺盛宴。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倒計時用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通過與之相契合的詩句和風景,最終回到了開幕式當天的節日立春,這顯示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之后的綠色充滿生機的表演,更展示了中國人民對于八方來客的熱情期盼和熱烈歡迎。一個個代表參賽國家和地區的小雪花匯聚成一朵大雪花,顯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六百多只鴿子在鳥巢上空飛翔,體現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友誼的心聲。”陳先生為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強烈點贊,他為身為中華兒女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在廣州從事建筑工作的李先生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出于本職工作他將關注焦點放在了冬奧會的場館。“冰絲帶”“雪如意”“雪游龍”“雪飛燕”……一個個充滿中國元素的名字,在李先生的眼中都充滿詩意。
“在冬奧會開幕前我就重點關注了一些冬奧場館的探營節目,這些場館是現代建筑與工藝結合的佳作,同時又飽含著濃濃的中國韻味,不僅融匯了中國智慧,體現了大國風范的魅力,還展現了中國文化的‘和而不同’。”李先生認為,每一座場館都隱藏著中國式的浪漫,彰顯出民族復興的壯志豪情,他表示未來有時間一定要親自去北京,與這些冬奧場館來一次親密的接觸。
北京冬奧會期間,吉祥物“冰墩墩”成為絕對頂流!為兒子買一個“冰墩墩”,是張先生近期最大的心愿。“不僅僅是兒子整天心心念,我們大人也非常喜歡‘冰墩墩’,最近去了廣州購書中心,但很多‘冰墩墩’都只能預訂,我只是僥幸搶到了徽章。這幾天一直在托北京回來的朋友買‘冰墩墩’,好在鄰居爭氣搶到了‘冰墩墩’的衛衣和筆記本。”為此,張先生特意在社交平臺發文:感謝中國好鄰居幫忙搶到“墩墩”,兒子總算是有“墩”之人了。
身為哈爾濱人的于女士已在廣州生活了20年,她與女兒觀看了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同時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等比賽也是全程關注,“在疫情如此嚴峻的情況下能夠順利完賽,開幕式和閉幕式也是科技感十足,我為國家的強盛而感到自豪。以前大家都說我國的冬季運動水平是冰強雪弱,但谷愛凌和蘇翊鳴等追風少年的冒出,不僅預示著我國雪上運動實力的全面提升,眾多00后出生的小將初生牛犢不怕虎,也讓我們對中國冰雪運動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于女士告訴記者,她在沈陽上大學期間就有滑冰課,冬奧會精彩的比賽,喚醒了她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于女士在春節期間特意帶11歲的女兒去正佳廣場滑冰,而女兒也是意猶未盡,這幾天一直吵著要去融創滑雪。
于女士認為,觀看冬奧會對女兒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愛國教育,同時對其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堪稱是一次洗禮。“運動健兒在冰雪中的每一個完美姿態,背后是夜以繼日的努力拼搏和付出,徐夢桃的那句‘我是第一嗎?’,當時我就瞬間淚奔,女兒也從中領悟到人的成功從來都沒有捷徑,這顯然是書本上學不到的。”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