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廣州市體育總會主辦、廣州市游泳協會和菁鷹游泳俱樂部承辦、廣州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協辦的2021年羊城運動匯·廣州市第十七屆體育節之預防溺水安全知識線上講堂順利舉行。
在課堂中,救生專家申勇老師為大家科普了預防溺水安全知識和常見救生器材的認識和使用方法。
溺水容易造成兒童意外,一直是外界關注的重點。溺水意外事故的發生大多數都是因為監護人的疏忽、學生安全意識薄弱和缺乏救生器材的正確使用常識。所以,學習如何預防溺水、認識并且使用簡易救生器材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申勇老師從救生概念、家庭安全、學校安全和社會安全的角度,給大家介紹什么是水上救生和水上安全。
如何遠離水上安全事故?
1、學會游泳。
2、孩子必須在由監護人陪同下才能去泳池。
3、在兒童指定區域,佩戴安全設備。
4、必須有救生員的游泳池,下水前可以和救生員叔叔講我是初學者、請留意我。
5、絕對不能到沒有開放的泳池、野外沒有保障的場地游泳。
6、下水前要做準備活動。
經常會聽到有家長和學生說自己學會了游泳,到底怎樣才算會游泳呢?學會游泳必備的三大能力。
1、具備持續游泳200米以上的能力。
2、具備判斷游泳場所安全的能力。
3、具備遇到突發事故自救的能力。
申勇老師還在泳池邊給大家實際模擬了真實的落水施救環節。
如何正確使用救生浮標?
1、當有人落水時,可以將救生浮標拋向對方,讓對方接住借助浮力然后游向岸邊,但是要注意不能砸向對方避免受傷。
2、如果落水者距離較近,可以將救生浮標的背帶抓在自己手中,將浮標拋向對方,再拉回岸邊。
如何正確使用救生桿
救生桿的長度一般時2-3米帶有伸縮性,桿的前方是環形,可以將落水者拉回岸邊。
注意:因為救生桿需要落水者使力拉住,所以施救者一定要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施救,以免被落水者拖下水。
申勇老師在現場還介紹了救生圈、籃球的施救,以及使用用簡易器材,例如飲料瓶和塑料袋制作施救工具。
申勇老師現場展示了嬰幼兒的心肺復蘇(CPR)操作方法:
1、確保場地安全,判斷溺水嬰幼兒情況,拍打腳掌看嬰幼兒是否有意識,同時呼叫有人溺水請撥打120。
2、判斷嬰幼兒胸腹部是否有起伏,判斷呼吸情況,同時準備清除口腔異物,注意一定要扶住嬰幼兒身體外側,采取仰臥位,側翻身體清除口腔異物。
3、開放氣道:拇指和食指放于嬰幼兒額骨位置,右手兩指輕抬嬰幼兒上顎,將頭部后仰,打開氣道,進行口對口鼻(注意嬰幼兒一定要口對口鼻)吹氣兩次,每次通氣應該維持大約1秒。
4、吹氣后,于嬰幼兒兩乳頭與胸骨交叉位置,用食指中指并攏,垂直下壓進行30次胸外按壓+兩次吹氣(口對口鼻)為一個循環,做5個循環(約2分鐘完成)以后重新評估,判斷嬰幼兒是否有呼吸。如沒有應繼續做胸外按壓直至醫護人員到場。
申勇老師在演示青少年和成人的心肺復蘇(CPR)中特別提示兩個重點跟嬰幼兒不同的地方:
1、給青少年成人吹氣的時候是口對口不是口對口鼻(也可以使用呼吸面罩)。
2、口對口吹氣后于溺水者兩乳頭與胸骨交叉位置兩手交叉,雙手交疊十指相扣,用掌根(如圖)垂直下壓進行30次胸外按壓+兩次口對口吹氣為一個循環,做5次循環(約2分鐘完成)后重新評估。
如何使用AED心臟除顫儀
1、先做心肺復蘇(CPR)。
2、如未有呼吸醫護人員還未到達,救助者先除去溺水者衣服,露出胸部并且按照指示貼上電極片。(貼電極片之前確保溺水者身體干燥身上無金屬物,周邊環境無水)兩塊電極片分別貼在指定位置。
3、讓其他人遠離溺水者,根據AED語音指令進行操作,AED對溺水者進行心率分析。等待AED語音反饋是否需要進行電擊。
4、AED語音提示需要電擊時,確保周邊環境安全無人觸碰溺水者,然后進行電擊。
5、點擊后聽語音指示操作,同時等待醫護人員到達。
通過此次直播活動,提高了學生防溺水安全意識,讓市民群眾深刻意識到溺水事故的嚴重性,預防溺水,珍惜生命,警鐘長鳴!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