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GSMA主辦、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高通公司作為技術合作伙伴支持的“第二屆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9月23日在京召開。論壇圍繞5G毫米波產業成熟度、技術發展、產業生態等話題,共同探討5G毫米波如何助力5G應用揚帆啟航。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聞庫表示,毫米波的發展需要加強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毫米波產業成熟,為以后6G太赫茲的可能使用積累經驗。“做好5G才能做好6G,產業界應該共同努力,在工信部的領導下快速推進毫米波進程。”
高通公司中國區研發負責人徐晧也表達了同樣觀點。他認為,“毫米波是從5G跨越到6G的必經之路,擁有非常好的商用前景。”他說,當前毫米波已在全球實現商用,擁有成熟的產業鏈,能夠面向消費級、企業級和工業級場景,提供高容量低時延的室內外熱點覆蓋。
中國產業界對5G毫米波具有較強的需求,各大運營商、設備廠商在5G毫米波研究上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國電信首席專家、電信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畢奇介紹說,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部署了3.5GHz的TDD網絡和2.0GHz的FDD網絡,未來還將部署毫米波網絡,以滿足各個行業的需求。
中國聯通科技創新部總經理馬紅兵提出了未來毫米波將幫助運營商在組網時多“一條腿”,也多“一條路”的觀點。他表示,基于毫米波的特點,它在精準定位方面比其他的波長有更大的優勢,可以做到厘米級甚至更高精度的定位,這使得毫米波在VR等應用的前景被廣泛看好。
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所長丁海煜表示,在5G行業應用的挑戰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對高可靠、高性能的嚴苛需求,而毫米波恰恰在高可靠、高性能等方面有很好的提升。
“從香農定理來說,帶寬越高,速率和容量也就越高。”中興通訊RAN產品市場副總經理劉爽認為,如果將4G比作公路,5G就是高速公路,而毫米波就相當于省際間的雙向八車道的超高速公路。但毫米波的頻段越高損耗越大,通過毫米波和Sub-6G結合,通過NR-DC組網可以彌補毫米波的覆蓋劣勢。
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發布的《5G毫米波經濟性分析》報告顯示,通過對5G毫米波發展成本增益和經濟效益等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表明5G毫米波在高密度城市部署和固定無線接入場景里,與中頻C波段結合將為運營商帶來明顯的成本優化和增益。
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表示,隨著5G毫米波解決方案的規模不斷擴大以及市場的日益成熟,5G毫米波將實現更加廣泛的影響和效益。在《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推動下,中國將迎來5G在消費者和行業應用上的百花齊放和規模化的成熟發展。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