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因經濟、實用,能在擁堵的城市街道中“見縫插針”,成為不少市民常用的交通工具。可是,近年來,隨著電動車數量不斷增加,各種亂象也日益突出。特別是成都一小區電梯內電動車自燃等事件發生后,人們對電動車“進梯入戶”越來越敏感了,對電動車加強管理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電動車為什么會“進梯入戶”?主要原因并不是防偷盜,而是車主們為了給電動車充電。事實上,電動車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早已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國家幾大部委早有通知,堅決整治電動車“進梯入戶”“人車同屋”“飛線充電”等突出問題,有的城市還出臺了住宅物業應當設置集中充電場所、禁止違規充電等規定。但電動車“進梯入戶”等違規行為依然屢禁不止,這無異于給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埋下了不定時炸彈。
其實,據調查,電動車車主們也有委屈和無奈:小區供電動車停放、充電的場所不足,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收費不合理;集中充電管理不規范,如充電設施壞了無人管、有的車不充電也長久占用充電位等。一個個現實問題,迫使電動車車主們不顧其他居民反對,明里暗里在樓道和家里充電。
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消除電動車“進梯入戶”安全隱患,需服務與監管并舉。首要的是要提供給電動車集中充電的條件。充電設施建設和管理都需要場地、資金、人力的投入,政府應積極引導充電企業進小區,為電動車集中充電提供優質實惠的服務。同時,安裝充電設施不能只寄希望于物業或小區的自覺行為,應當將電動車集中充電管理納入消防安全監督考核,督促各小區盡早普及電動車集中充電設施,并出臺具體的規章制度,確保設施安全運轉和規范管理,徹底杜絕違規充電行為。(記者今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