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寒窗苦讀,一朝考試結束。不管答卷是否稱心如意,考場結束鈴拉響之時,學子和家長就走入了新的生活狀態。很多考生已經開始憧憬,并且安排起高考結束后的生活。
現在正處于進入大學前的空窗期,對于家庭和考生自己來說,這都可謂是最放松的一段時期。往年這個時期,有的考生已經安排好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有的已經計劃好一次難得的同學相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各地的情況也是各異,而就廣東而言,正面臨著疫情的威脅,同學們應該做到不添亂、不添堵、多添彩。
所謂不添亂,主要是針對疫情而來的。端午期間是打好疫情防控硬仗的決戰期、防范自然災害風險的緊要期、做好安全防護工作的關鍵期,如果放松了警惕,盲目地選擇旅游、聚會,就會帶來不可控的后果,對自己對社會,都是一種不負責的做法。后高考時期,必須考慮到疫情防控的特殊性,確保所有的安排都符合防控要求,堅決不給疫情防控添任何亂。
所謂不添堵,主要是針對家庭而來的。不同考生的家庭情況不盡相同,安排后疫情時期的生活,也要考慮到家庭的承受能力。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有些考生大手大腳花錢,給家庭增加了巨大的負擔。就拿旅游來說,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承受,更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承受海外游、豪華游,這就需要量力而行。
如果能選擇與家人在一起,利用這段時間好好享受親情時光,對父母盡一下孝心,增強處理人際關系和家務的能力培養,也未嘗不可??傊粭l,不要追求不切實際的鋪張浪費、面子消費,給父母和家庭添堵。
所謂多添彩,主要是針對考生而來的。從本質上講,后高考時期是過渡期。考上大學的,那是進入大學前的過渡;走向社會的,那是進入崗位前的過渡。從高校反饋的情況來看,每年大學開學后都會有一定比例的新生因不適應大學生活患上“適應障礙”,較嚴重的甚至退學。后高考時期,完全可以提前做好準備,更多了解社會,調適自己的心態。
而且,一路求學走來,往往心無旁騖,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讀一些閑書,以前想讀而沒有時間讀的書。人的一生,是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培養一兩個興趣愛好的。在服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培養自己在文化、藝術、運動等方面的興趣,更有價值。
人生沒有一段時光是可以浪費的,社會更是一個大課堂,公德心責任心的培養,更會受益終身。有一個榜樣。6月10日,廣州越秀區組織第三次全區人員核酸檢測,小云雀劇院前的檢測隊伍中有一名身著藍色校服的學生志愿者在指引市民排隊檢測,她是來自廣州市第七中學的應屆高考生林天茵。林同學在高考結束后,得知6月10日越秀區要進行第三輪全員檢測,年滿18歲且打完兩針疫苗的她第一時間報名做志愿者并入選。這樣的安排,難道不比整天刷視頻、打游戲、胡吃海睡等更有意義?
高考結束,只是學習的告一段落,不是完全終止。如果說學校教育,有著較為明顯的被動學習特征的話,那么從此之后,則對主動學習、自我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添亂、不添堵、多添彩,高考完了的你準備好了嗎? (記者 毛建國)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