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數據來源Patentics、Joveeye與incoPat聯合發布2020年國內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TOP100)。
總體上看,此次上榜企業類型多元,家電領域優勢明顯,100名上榜12席家電企業,分別是華為、TCL、美的、京東方、格力、海爾智家、小米科技、海信、鴻海精密工業、四川長虹電器、奧克斯和創維電子,專利數量分別為6705件、3157件、2858件、2803件、2578件、1708件、1436件、1078件、673家、284件、277件和193件。
華為:
作為中國科技公司驕傲,華為在5G通訊領域全球領先,在芯片領域實現零突破,華為手機更是可以與蘋果手機一較高低,而這都與其一直主張自主創新密不可分,即使是最為困難的2020年,投入的經費依舊高達1300多億人民幣。不止如此,華為還在全球招攬優秀的科技方面的高端人才,截止目前,華為技術員工占比超過50%,近十年研發資金投入超6000億。華為表示,未來十年將以每年超過100億美元的規模持續加大在技術創新上的投入,積極開放合作,吸引、培養頂尖人才,加強探索性研究,從而更好地使能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TCL:
一直以來,TCL都把科技創新放在第一位,通過不斷精進產品技術,提供多樣化完美解決方案,更好地為用戶提供美好生活體驗。目前在全球范圍內,TCL擁有28個研發機構,10余家聯合實驗室,不僅TCL冰洗依托TCL集團強大的研發制造背景,已成為極具核心戰斗力的領先企業;在Mini LED顯示技術領域,TCL也是首家實現Mini LED TV量產的企業,引領著我國面板產業實現全球的彎道超車。
美的:
美的始終堅持"變與不變",以變應對萬變,堅守制造業創新發展,不變的是對科技的投入。在過去5年時間里,美的研發投入超過400億,僅2019年就投入超過100億。進入2021年,智慧生活概念促使家電行業加速轉型。在此行業背景下,美的重新規劃整體業務架構,從之前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創新業務四大板塊,更迭為全新的五大業務板塊:智能家居事業群、機電事業群、暖通與樓宇事業部、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和數字化創新業務,360°打造懂你的智慧生活。
格力:
格力電器的研發投入一直是按照需求投入的,2019年格力電器研發投入金額為60.11億元。目前格力電器共建有12個研究院、74個研究所、2個院士院以及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42419項專利,自主研發出了24項國際領先技術。
海爾智家:
海爾智家的領先創新實力,離不開其“原創科技+開放創新體系”的支撐。海爾智家目前已經建立起全球10大研發中心以及開放創新平臺HOPE,形成了覆蓋全球的“10+N”開放創新體系。在研發投入方面,2020年前3季度其研發投入增長11.9%,是行業唯一正增長;研發投入占比3.2%,行業第一。也正是憑借在科技領域的領先優勢,海爾智家2020年推出場景品牌“三翼鳥”,掀起了一場家庭場景革命,不僅給家電、家裝和智慧家庭行業帶來了顛覆性改變,也給未來的智慧家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小米科技: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小米目前擁有了自己強勁的研發平臺,尤其在新興領域諸如AI領域,小米的發展十分強勁,AI領域專利申請數量,已完全進入全球互聯網企業第一陣營。在2021年,小米將擴招5000個工程師、增加研發投入30%-40%。小米平板業務已重啟,今年將發布。另外,小米近期完成了互聯網、軟件業務架構調整,軟件與體驗部將統一負責系統互聯互通體驗。
海信:
堅持技術創新、重視研發投入是海信的核心戰略之一。自1992年來,海信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研發,一直堅持至今。也正是通過多年來的技術積累,海信在顯示、圖像處理技術以及智慧云平臺等領域已建立起核心技術優勢,僅海信激光電視在國內外累計申請的專利數已超過1000件,國內外發明授權累積290件。
奧克斯:
以“創新為靈魂”是奧克斯的企業發展理念。近三年來,奧克斯在品質創新上的投入累計超過30億元,旗下智能化產品占比達80%;借助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東風,生產自動化覆蓋率已達76%。目前奧克斯擁有的技術專利已達1300項,一批批創新的專利正在奧克斯空調上加速顯現。
創維電子:
創維素來重視研發投入,30多年來累計申請國家專利900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4194項、實用新型專利2434項、外觀專利1886項。創維電器建設有白電研究院,下設冰箱和洗衣機技術中心,其中核心技術骨干從業經驗均在10年以上。公司擁有331項國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14個。
創新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的價值正在加速實現,專利已成為市場策略中的有力籌碼。在家電行業,專利更是家電企業高質量發展重要底色。在專利競爭的賽道上,狹路相逢智者勝。面向"十四五",在新的發展格局下,國內家電企業更應審時度勢加大技術創新,建立以高價值專利為核心的專利戰略,強化專利的布局和運營,并將技術和專利與標準相互聯動,獲得最大化的創新效益,讓知識產權成為企業的“真金白銀”。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