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恒宇激光先后與北京工業大學等多家高校開展緊密合作,今年研制的‘HT13063全自動坡口激光切管機’總體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是本年度宿城區第一個、全市第四個填補國內空白的省級新產品。”近日,記者在江蘇宿遷市宿城區采訪,江蘇恒宇激光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波高興地說。
恒宇激光不斷實現技術突破正是宿城區激光光電企業創新發展的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宿城區著力開展重點產業鏈培育工程,大力推進紡織服裝、化學纖維、激光裝備等10條產業鏈集群集聚發展,以改革的思維、創新的辦法打通產業鏈發展的痛點、堵點,全力激活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把產業鏈延伸作為主攻方向
在宿遷激光產業園內,數十個激光項目集聚于此。恒宇激光寬敞明亮的廠房中,工人們在有條不紊地組裝設備,廠房的另一邊,工人正在測試設備,設定好數據后,高速激光切割機將在鋁板上進行作業。
“我們是一家集自主研發、銷售于一體的大型激光切割、焊接、熔覆技術裝備制造公司,一直保持著重型激光切管和高功率激光切割的優勢。”總經理劉波成竹在胸。
“激光在工業領域用處很大,從精密儀器制造、大健康產業,到我們熟悉的美容手術,再到現在很火的光刻機,都需要用激光來完成,激光產業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市場。”宿城區工信局局長姜海東說,宿城區始終把產業鏈延伸拓展作為主攻方向,聚焦光電產業下游拓展發展空間,推動激光技術在更廣領域應用,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差異競爭、功能協調的產業生態。
僅用5年時間,宿城激光裝備鏈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小變大、裂變擴張的三個“華麗轉身”,呈現出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輻射帶動強三大特點。先后引進企業80余家,其中已投產企業60余家、規上工業企業28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9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家,成為助推宿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束光”。
打破堵點推動產業聯動發展
想在企業需求之前、趕在企業工程受阻之前、解決在企業抱怨之前,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宿城區為優化營商環境,嚴格落實政企溝通“三個之前”要求。
2020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企業發展受阻,宿城區積極幫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復產用工、生產融資等,送保障物資、優惠政策、政務服務、關懷溫暖到企業,顯著提升產業鏈應對疫情沖擊的能力。兌現企業疫情獎補資金1016萬元,為企業爭取各級應急物資保障資金500萬元、疫情防控補助資金2164萬元。
為了聚焦產業鏈條培育壯大、集群集聚發展,宿城區進一步圍繞化學纖維、激光裝備重點培育產業鏈需求,建立區領導掛鉤聯系重點產業鏈機制,“一鏈一策”“一企一策”精準推進產業鏈培育。
同時,區工信局對全區化學纖維、紡織服裝等產業鏈進行再梳理、再分析、再研判,推動企業積極開展技術改造、科技研發、品牌創建,推動骨干企業由投資出口驅動向創新、效率驅動轉變,加快推進了化學纖維、紡織服裝等產業鏈的強鏈補鏈,區內德力化纖、德順紡織、佩捷紡織、箭鹿等產業鏈龍頭企業成功邁入10億元產值大關,2021年全區紡織服裝產業產值將首次躍升百億元臺階。
針對企業引進、培育人才的難題,宿城區把破解人才制約作為產業發展的關鍵,重點抓好“引才、育才、助才”三個環節,釋放出高層次人才招引的“強磁場”。宿遷市激光產業園高端人才快速集聚,引入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28人,持有各類知識產權254項,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863計劃”項目帶頭人1人。園區先后獲批省級科技產業園、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