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信全球研發中心,隨處可見這樣一句標語,“市場經濟的最終兩個主宰是消費者與技術”,這句話是著名的經濟學大師薩繆爾森的名言,這兩個因素也同樣主導著家電行業的風云變幻。近日,海信集團總裁賈少謙在2021海信開放日上表示,“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海信仍然會以制造業為中心,鎖定先進制造,做到引領世界,并正式將引領以智能化為核心的先進制造寫入百姓的企業使命。”
伴隨著家電行業進入存量時代、原材料漲價、以及限電限產等大環境影響下,家電行業壓力重重,在這樣諸多不確定的因素下,家電企業如何做到可持續增長?
不確定中堅持確定性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1年1-8月家電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家用電器行業營業收入11036.8億元,同比增長24.9%;利潤總額701.5億元,同比增長5.7%。
數據的背后,是表現不一的家電企業,自去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政治環境越發復雜,再加上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今年部分省市限電限產、國際海運難題等不穩定因素的增加,家電企業壓力重重。數據顯示,今年以來,LME 3個月期鋁、螺紋鋼(活躍)和塑料指數分別累計上漲27.34%、27.42%和6.73%,塑料、壓縮機,以及紙箱、泡沫等包材都在漲價,有些芯片價格上漲超過了10倍,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不僅增加了企業成本,同時也為家電出口增加不確定因素。
雖然不確定性因素諸多,但是國內的優秀家電企業仍然依靠長久以來的技術積累和用戶需求探索開辟出了新的增長曲線。以國內市場而言,當前,消費者需求變化明顯,對品質生活需求越發明顯,此前蘇寧易購發布的《2021國慶消費大數據》顯示,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套系家電熱銷,萬元以上高端套系家電訂單增長141%。“新國貨”占中高端產品銷量的比重達65%,已成為帶動品質消費的絕對主力。
高端、套系、智能、健康等關鍵詞成為了當下家電行業的熱詞,也成為了家電企業競逐的新賽道,在不確定的外部環境面前,什么樣的確定性是需要堅持的成為了考驗一家企業是否優秀的試金石。
市場經濟的最終兩個主宰是消費者與技術
在近日舉行的2021海信開放日上海信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共實現營業收入1252.4億元,據海信表示,這個數據已經接近其2019年的全年營收,其中前三季度海外收入達到526億元,同比增長38%,占比已達42%。
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海信一直以來在技術上的不斷突破和耕耘,從卷曲屏激光電視、真空冰箱的面世,到“開機三分鐘滿屋是新風”的新風空調,再到璀璨套系的誕生,每一次的亮眼產品背后都是海信對于技術的精益求精。
賈少謙表示,“海信特別重視和強調技術的語言,強調產品開發,必須遵循預演一代、儲備一代、應試一代的研發路徑,主動投入資源,對前瞻性技術、關鍵技術和技術難點進行立項研究。”
在用戶端,海信通過對用戶需求的挖掘來幫助驅動產品進行創新,在海信家電集團用戶體驗創新實驗室中,中國家電網記者現場體驗了產品使用體驗不斷改進的過程,例如,在家居環境體驗區,通過手指觸覺測量系統、便攜式頭戴引用儀、多導生理儀等,就可以觀察并記錄用戶使用冰箱過程中的反應和感受,最后通過數據分析來改善提升產品的體驗設計。此外,在海信家電集團研發中心,包括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諸多產品在內的研發及檢測實驗室均采取了高于國標、行標的企業標準,通過嚴苛的檢驗和測試,嚴控產品質量,以此做到每一款的出廠產品都能給消費者提供好的體驗和品質。
在將技術和用戶體驗作為最堅實護城河的同時,海信不斷向全球化發力,從歐洲杯到世界杯,這些世界頂級體育賽事端都可以看到海信的身影,在海信開放日上海信集團總裁賈少謙重磅宣布海信成為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官方贊助商。今年海信的海外營收更是大幅度增長,全球化業務在整體業務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賈少謙表示,“今天我們開始進入到世界級跨國公司的行列,將用10年的時間繼續在家庭、社區和城市這三大維度縱深布局,持續的邁向產業高端,在世界級企業當中競得更靠前的位置。”
“偉大的公司的創辦人,通常都是制造時鐘的人,而不是報時的人”,著名財經觀察家秦朔在《長期主義與百年企業——可持續發展背后的密碼》演講中表示。而海信或許可以為這句話做一個完美的注解。
伴隨著“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的發展,國內家電企業積極創新產品技術和營銷方式,在國內國際市場上不斷擴大中國制造的影響力,而海信正是這樣的企業,在以“百年企業”為目標的同時,通過持續經營、堅守質量、自主創新、專注、誠信等一系列舉措不斷蓄力,成為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