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百度在其“百度世界大會2021”上發布了V86小度智能巨屏電視,成為彩電行業的又一個新兵。
這款產品本身并沒有什么業界獨步的創新功能:盡管搭上了“小度”的名號,但這款電視從里到外都是一款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智能電視,甚至發布不久就被爆出百度V86實際上是創維酷開86C70的貼牌產品,從面板到外觀,甚至尺寸和重量都分毫不差,價格也是同樣的8888元,考慮到創維酷開的品牌價值和能夠提供的售后服務,顯然購買后者更加劃算(不考慮更具性價比的RedmiMAX的話)。
這里也無意過多的討論其產品,筆者感到十分不解的一點是,為什么百度要選擇在現在這個時間點進入彩電行業?
行業之問:面對“量價齊跌”有何對策?
從行業來看,中國彩電業在經歷了近四十年突飛猛進式的發展之后,在最近幾年卻進入了“量價齊跌”的惡性循環。根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達4450萬臺,同比下降9.1%,零售額規模1209億元,同比下降11.7%。更為嚴峻的是,根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中國統計年鑒》中披露,2019年,全國居民平均每百戶的彩電擁有量已達到120.6臺,平均一家擁有超過一臺彩電。彩電市場不僅已經成為徹頭徹尾的存量市場,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將趨于萎縮。
全行業面臨著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局面,前有市場大盤的壓迫,后面還有小米、華為等跨領域巨頭追趕,彩電龍頭企業都要時刻警惕“出局”的風險,百度這樣一家不僅之前從未涉足彩電行業,而且也沒有硬件基礎的企業,僅憑一款平平無奇的86英寸電視,如何在這片紅海中立足?
產業之問:為何在上游高位時進入?
從產業來看,去年以來,由于疫情影響面板廠商的產能,以及各國抗疫政策導致的居家隔離、遠程辦公、在線教學等云上需求,甚至美國等國家發放抗疫補貼等直接的消費刺激政策對于消費端的極大推動作用,導致電視相關的面板、芯片價格一路飆升,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進入2021年下半年,盡管面板價格出現松動,但這種價格調整是建立在長時間漲價導致的消費不振的前提下,此外目前價格仍處在高位,產業整體仍然難言回歸常態。而樂視、暴風等廠商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互聯網廠商推出的廉價電視產品,雖然短時間內可以構建出一個“沙灘帝國”,但其對于抵抗供應鏈價格波動的能力相當低下,一旦上游價格出現上漲,資金鏈很可能被迅速擊穿。百度選擇此時在面板高位進入大屏顯示行業,風險是相當大的。
市場之問:為何以“非主流尺寸”打響第一槍?
從市場來看,國內消費者對于75英寸以上的機型大多將其歸類為超大屏電視。此前國內某品牌人士向筆者表示,按照中國消費者主流的家居戶型計算,客廳能擺放的最大尺寸大致在80英寸左右,更大的尺寸段不僅需要對客廳布局作出針對性的調整,對于電視的物流、入戶、安裝也都有著額外的要求,因此在市場主流尺寸發展至75/77尺寸段后,在較長一段時間內,80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電視承載更多的仍以大開間、商用等特殊場景為主。
不僅如此,即便在80英寸以上的電視產品中,86英寸也是一個“非主流”的尺寸。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21年上半年80+市場主要尺寸產品中,86英寸產品僅占比13%,與其相對的82/85英寸產品占絕大多數。百度在此時跟進86英寸產品,對于目標人群、使用場景層面的選擇,多少有些令人迷惑。
產品之問:技術創新何在?
即使從產品本身來看,百度V86電視更是一款“微創新”的電視產品:從其官方學名“小度智能巨屏電視”可以看出,它主要定位是大屏智能音箱,賣點為內置AI攝像頭以及“小度語音助手”主打語音控制,但根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國市場的智能電視零售量份額已經達到97%。其中,人工智能電視(即搭載小愛同學等AI語音助手的電視)零售量份額達到65%,遠場語音電視零售量份額也已達到32%。小米、華為等廠商更是已經在全系產品中標配搭載小愛同學、小藝等語音助手和遠場語音功能;小米最近推出的77英寸OLED電視更是將UWB這項具備顛覆智能家居產業潛力的技術正式落地。百度作為國內互聯網巨頭,在首款電視V86上采用貼牌的方式,不僅技術上缺乏創新,也缺乏身為“BAT”的擔當和魄力。
那么,從產品乃至電視行業之外的視角去看,百度V86電視能不能有為百度賦予更高的價值?
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早在百度進入彩電行業之前,長虹等廠商就開始了將電視作為智能家居中心的嘗試,此前OPPO高調入局,同樣是寄希望于依托手機存量用戶拓展IOT領域,電視更多是作為布局IoT的開路先鋒而存在。
想象很美好,但實際市場表現卻不盡如人意:OPPO迄今為止推出2代智能電視產品,在銷量上被同屬手機企業的華為、小米碾壓;年初發布,主打低價劍指618的K9系列同樣沒有在市場上濺起一絲漣漪。
是電視承擔不起智能家居賦予它的任務嗎?非也,小米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電視是用戶用小愛同學控制最多的家電產品之一;與其說電視扛不起開拓IoT大旗,實則是廠商搞錯了因果屬性。
電視作為一個極度成熟的存量市場,消費者在選購時是有著明確的預計使用場景的,在經過幾年的市場細分進程之后,游戲愛好者、影音發燒友、體育愛好者、以追劇黨為代表的投屏輕度用戶涇渭分明,而智能家居更多是作為癢點需求存在,換言之,想要讓電視承擔起智能家居的交互大屏功能,廠商必須先提供一套接近成熟的智能家居環境。這也就是小米作為后來者,其智能電視能夠站穩腳跟的原因之一。像OPPO、百度這樣白手起家,想通過智能電視誘導用戶進入其智能家居生態鏈,幾近于癡人說夢。
市場給了百度最直接的反饋:截止8月23日,該產品在京東僅有867人預約,和百度公司的體量相比,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作為對比,小米RedmiMAX在京東評價超過10萬條。
小度如何讓用戶受益
相比于官方賦予百度V86電視的“智能電視開拓者”的身份,它似乎更像是百度智能音箱產品的一次“破圈式”嘗試。也許從產品本身的定位,可以探尋到百度如此迷茫的原因。
百度近年從軟件到硬件的產品都呈現出一種后繼乏力的窘境:金字招牌搜索受到移動互聯網分布式訪問的嚴重沖擊,alexa中國區排名已經從巔峰時的第一位下滑到第三位,位列天貓、騰訊之后,“BAT”成了“ATB”;社交媒體時代曾被寄予厚望、唯一能和微博抗衡的百度貼吧被自廢武功一蹶不振,如今更多是作為向百度app引流的存在;硬件方面,在吳恩達、余凱、倪凱、王勁、吳恩達、陸奇等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紛紛出走之后,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也成了無根之水,時至今日,曾經高調出場、貴為國產自動駕駛先驅的百度Apollo還是只能在類園區的半封閉路段進行試驗。就在今年4月份,華為僅憑一段7分半鐘的視頻就將自動駕駛的風頭徹底搶走,這段視頻也成為國內規格最高、技術最先進的自動駕駛路測視頻,與此同時,百度只能通過讓自動駕駛軟件工程師親自攔停李彥宏乘坐的測試車輛的方法來驗證自身技術的安全性。
相比之下,在2020年中國市場占有率升至第一的小度智能音箱品類則是百度為數不多的拳頭產品。盡管相比于位居其后的天貓精靈和小愛同學,百度缺少了一些麾下的智能家電大軍,但倘若V86能夠充分利用其搭載的AI攝像頭的話,百度的IOT生態鏈也許會擁有更多可能。
畢竟李彥宏曾經說過:
“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加開放,相對來說也沒那么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愿意這么做。……當然我們也要遵循一些原則,如果這個數據能讓用戶受益,他們又愿意給我們用,我們才會去使用它。我想這就是我們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標準。”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