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大雨暴雨不斷,黃河汛期降水明顯偏多。“為黃河保護裝上‘移動天眼’,我們邁出了一大步。”7月20日,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無人機研究院院長助理申洋說。
鄭州航院無人機研究院聯合河南移動、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防汛搶險技術研究所、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等單位,在汛期出現過坍塌的中牟縣“韋灘灘岸坍塌應急搶護工程”河段,成功進行5G+無人機應急搶險勘測飛行演練,黃河監測部門可通過監控大屏實時查看汛期沿黃流域水流水量、流速變化等情況。這標志著5G+無人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搶險救災的智能監測、聯防聯控能力初步形成,為后續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受搶險工程所在地自然條件影響,現場視頻信息回傳難度比較大。”申洋說,此次演練積極創新巡查方式方法,在5G應急通信車布設的5G基站保障下,直升、多旋翼等多種功能的無人機突破時空限制,通過掛載360度全景相機對黃河河段進行視頻拍攝,全景相機通過接入5G網關將全景視頻傳輸到流媒體服務器中,實現了飛行巡查高清視頻的實時回傳,黃河監測部門可通過監控大屏實時查看。
今年5月份,鄭州航院無人機研究院就與河南移動在5G+無人機河湖巡查測試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實現了河湖巡查飛行高清視頻的即拍即傳,促進了傳統無人機產業向天地一體化協同作戰的方向轉型以及多場景聯防聯控的智慧升級,協同打造了黃河時空一體化監測大數據應用示范基地。
隨后,鄭州航院又與河南移動、鄭州市上街區政府簽署《5G+無人系統城市綜合示范應用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鄭州無人機航空試驗區建設,打造5G+無人機創新應用示范基地,共同致力于沿黃流域生態保護及產業融合應用多個領域的拓展。
未來,空天地一體化的遙感信息網絡就像遍布黃河流域的移動天眼,將在日常河道巡檢、汛期應急搶險、堤防安全檢測、生態保護巡查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記者 史曉琪 )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