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大家可以看到彩電行業一個非常“血腥”的場面,那就是價格戰,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這種“拳拳到肉”的做加速了彩電行業的洗牌。短短幾年時間,風頭強勁的互聯網品牌倒下了,外
近幾年,大家可以看到彩電行業一個非常“血腥”的場面,那就是價格戰,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這種“拳拳到肉”的做加速了彩電行業的洗牌。短短幾年時間,風頭強勁的互聯網品牌倒下了,外資品牌逐漸被國產品牌超越。價格戰這種特殊的競爭方式為什么深受青睞呢?
與價格戰息息相關的就是利潤、份額、銷量,不難理解,拼價格就是為消費者讓利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銷量。彩電品牌掌握著價格的話語權,但是消費者掌握了購買權,如何在價格、利潤中做到平衡,既能保證利潤也能利用價格戰促銷吸引消費者,這是彩電品牌所要權衡利弊的問題。
雖然彩電品牌掌握定價權,可以隨時開啟價格戰的競爭策略,但是決定彩電價格的因素很多,其中有著決定性因素的就是面板,因為面板占據彩電百分之七八十的成本,面板價格出現波動勢必影響彩電的價格。
根據行業研究機構WitsView發布的最新數據,LCD面板的價格依然在繼續上漲,以代表性的32寸面板為例,最近報價是41美元,比7月20日的38美元漲了3美元,比6月份的33美元則大漲了24%。而多家市場調研機構表示,面板價格上漲將持續到9月,具體Q4季度形勢暫不明朗。
受疫情影響,面板價格也呈現不同的價格趨勢。由于我國國內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逐漸擴大,彩電面板年出貨量有了飛躍的增長,達到年產1.18億片,站全球市場的41%。根據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2020年2月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已占到總出貨量的59.4%,接近6成。
據群智咨詢顯示1月份主流尺寸價格全面上漲,特別是大尺寸65英寸1~2月各上漲3美金,75英寸整體價格止跌回暖。2月份,從32到65英寸,面板價格漲幅2到5美元,維持上漲態勢。但是到了第二季度,根據WitsView面板報價顯示,由于歐美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國際品牌第二季度調降面板采購訂單約10%~15%,使得面板供需反轉,電視面板再連續上漲2個月之后,4月、5月反轉走跌。
也就是說在今年的面板行業,價格呈現“N”型走勢。產能的充足也就導致供大于求,彩電面板價格出現大幅下行。但是,隨著三星、LGD、松下等頭部品牌紛紛關閉或減產液晶面板,加上疫情的影響,2020年液晶面板價格走勢波動非常大。
目前LCD面板市場的情況也發生了變化,我國的面板企業比如京東方、TCL旗下的華星光電等公司不斷增產LCD面板,激烈的價格競爭拉低了LCD報價,不僅侵蝕外資品牌的市場份額,甚至令眾多頭部品牌紛紛放棄液晶產線,轉而進口我國的液晶面板。
2020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國內廠商的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面積已經占到了59%,臺灣廠商、韓國廠商下滑到了21.1%、19.9%。
隨著我國在液晶面板市場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加上近期的面板價格上漲趨勢,彩電或將迎來價格觸底反彈,迎來漲價潮。
關鍵詞: 彩電市場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