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彩電產業“金九銀十”的商業大戰,提前于7月底引爆,主角正是中國自主創造的激光電視。
7月31日,UDE國際顯示產業博覽會開幕當天,彩電產業今年首個行業技術峰會——2020中國激光顯示產業峰會,吸引了來自海信、長虹、光峰、華錄等品牌企業,菲斯特科技、中科極光、唯視銳光電等產業鏈企業,以及中科大、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中科院理化所等科研機構的參與,釋放出這一顯示新物種正在受到行業和用戶的共同追捧。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彭健鋒致辭時透露:今年1-4月受疫情影響,電視市場整體量同比下降40.9%,其中OLED同比下降24.3%,激光電視量同比增長38.1%,是彩電市場唯一正增長的品類。主流年輕用戶的選擇天平正在向激光電視全面傾斜,這將會帶動彩電消費市場從液晶電視向激光電視的加速升級。
首份《中國激光電視產業白皮書》一錘定音
當天,由院士專家、協會領導擔當顧問,經過7輪修改形成近6萬字的首份《中國激光電視產業白皮書》正式發布,白皮書首次全景展示并肯定了激光顯示技術的創新優勢和應用場景,明確激光電視在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具有大尺寸、高畫質、節能護眼等諸多優勢,是綜合觀賞娛樂和信息兩大市場的最佳選擇。
同時,這份《白書書》還記錄了中國企業在激光電視領域從0到1的創新歷程,經過不到十年時間,全面掌握光機模組、鏡頭組件、光學系統等核心技術,實現全球引領的卓越成績。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曾公開表示,激光顯示是人類視覺史上的革命。特別是三基色激光顯示技術,是目前唯一能夠全面實現BT.2020標準的顯示技術,是下一代電視機、電影機、超大屏幕顯示產品主流。
業內人士指出,激光電視產業白皮書的發布,對于當前正處在大屏化升級通道的電視消費市場“一錘定音”,不只是明確激光電視的技術優勢,確定“大屏換代首選激光”的升級方向。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激光電視原理的科學論述,粉碎了網絡上一些對激光電視惡意詆毀的謠言,同時,也讓消費者進一步了解激光電視的產品特點和技術先進性。
激光電視成戰略新拐點,錯失者或掉隊
最近幾年來,彩電市場步入了一輪大屏化、高端化升級的新通道,同時也出現了“史無前例”的新顯示技術競賽:OLED、量子點、激光、Micro Led等等。最終,激光電視卻在一線市場上率先搶跑。
市場數據顯示:2017-2019年期間,激光電視銷售量分別同比增長了162%、483%、106%,是中國電視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品類。與之對應的,則是OLED電視市場“先漲后跌”,而量子點電視則是一直“不溫不火”。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激光電視分會會長高玉嶺認為,激光顯示已經取得一場全新的顯示技術革命,真正打破屏的局限,讓客觀世界最真實最豐富的色彩呈現在用戶眼前,滿足人們對于高畫面、健康護眼、影院沉浸體驗等一系列追求。
顯然,誰能滿足用戶對于大屏、高畫質、護眼等一系列消費升級的需求,誰才能在一線市場競爭中崛起。高玉嶺直言,”未來激光顯示將無處不在,誰能在激光電視市場當中搶占先機,誰就有機會在下一代電視市場競爭中繼續稱雄。相反,錯失激光電視發展機遇品牌,在市場中有可能會掉隊”。
彩電產業的未來主宰,屬于持續創新者
面對日韓等國企業長期以來在彩電顯示技術的霸權地位,如今下一代顯示技術爭奪戰中,激光電視的強勢崛起,一方面是收獲來自用戶的信任和青睞,另一方面則是分離性技術帶來的全產業鏈創新協同優勢。
蘇寧易購統計數據顯示:海信激光電視的好評率為99%,超越液晶電視和OLED的98%。從海信對已購激光電視用戶回訪數據看,超過93%的用戶因健康護眼等卓越表現選擇激光電視。在已購激光電視的用戶中,超過八成的用戶愿意向身邊的朋友和同事推薦激光電視,這在整個彩電產業近30多年的市場普及過程中,還是第一次。
海信激光電視首席科學家劉顯榮介紹,“激光電視與OLED、液晶最大不同,正是自身具備的天然分離性,從激光器件、光源模組、照明鏡頭模組、顯示芯片到最終模片形成非常層次分明技術體系,每一個器件和模組都由不同廠商參與進行研發,在每一個領域一點點進步都會給激光電視帶來性能顯著的提升”。
事實上,激光電視的反射成像原理,不只是很容易實現超大尺寸顯示,實現從75—120英寸的覆蓋,同時更加符合8K電視、三基色電視、全息電視的應用,更容易實現與家居環境的完美融合。這也在智能家居時代為激光電視的商業普及進程,注入了更多想象空間!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