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米OLED電視發布上線已有半個多月,網上有關這款電視的評測也講得七七八八了,這些評測的角度主要是單品體驗或者同價位產品對比,ZNDS評測君尋思著半個多月了,大家該了解的都了解的差不多了,還有什么是大家想知道的呢?電視好不好還是要看對比,于是評測君換個思路從更為廣泛的普通用戶角度出發,小米OLED電視和我們自家的QD-QLED電視和普通的LED電視對比,好在哪里?如果想換OLED電視,這款小米首個高端電視真的值嗎?全篇體驗真實,產品優點缺點都有詳細描述,希望能給大家提供參考。
外觀
小米首款高端OLED電視的外觀設計自然不會太差,一體折彎的金屬超窄邊框支撐起面板,從正面看金屬邊框很窄,觀看視野更開闊,從側面看電視最薄處看起來比小米電視5Pro還要薄一些,顯得比較精致。
正面看,金屬邊框與屏幕中間的BM區也比較窄,處于65英寸合適觀看距離時,這個黑邊可以輕松被忽略掉。
呼吸燈在電視產品設計上不算什么新花樣,小米OLED電視的浮光呼吸燈主要用于交互顯示,比如智能語音的喚醒與音樂播放時的節奏顯示。
和以往小米電視不同,這款小米OLED電視采用透明的玻璃底座而非腳架,為了平穩支撐屏幕機身,這塊玻璃底座入手很沉,不過因為其材質與透明的設計,看起來反倒顯得輕盈。玻璃底座上印有logo和該款電視的幾大賣點:OLED、120HZ、gaming、Dolby VISION·ATMOS。
簡單看一下電視的背面,在超薄的顯示面板下,主板部分不可避免地凸了出來。
電視背面的左邊是信息標簽的貼牌,可以看到杜比全景聲·杜比視界、DTS-HD、HDMI的認證信息,旁邊的電源線不可以插拔。
背板的中軸線上鑲嵌了一塊布藝包裹的模塊,上面還有大大的金屬品牌logo,這是小米OLED電視內嵌的1.9L超大音腔低音炮,輸入功率為20W,組成電視音響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安裝的時候,需要考慮的是低音炮與墻面的距離,低音發聲反射至墻面,如果空間過窄,混響效果會顯得很悶。
小米OLED電視提供了豐富的接口,所有接口都豎排為一列,外接設備時會比較方便,當然含金量比較高的HDMI2.1接口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不過少個USB3.0還是有些遺憾,畢竟外接硬盤本地播放的用戶需求也很實際。
小米OLED電視的遙控器較前代明顯升級了,至少外觀上從普通的黑色塑料升級為金屬材質。
這是一款支持NFC、藍牙、語音的遙控器,NFC主要用于小米系部分手機一貼投屏使用。
ZNDS評測君找來了老小米遙控器,除了材質設計與增加NFC功能,看起來按鍵設計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畫質對比
小米OLED電視號稱音畫雙絕,評測君也不兜圈子,直接進入主題。
先說畫質,小米OLED電視用的自發光OLED屏幕先天具有出眾的對比度,可以獲得高度精準的控光效果,搭配1000nit屏幕亮度與98.5% DCI-P3廣色域,色彩亮度都相當出色。電視內置的AI大師引擎擁有獨立APU神經網絡計算單元,智能識別分析,全方位調校提升畫質表現,同時120Hz刷新率加上1ms的屏幕響應時間,運動補償帶來流暢畫面效果。
OLED屏加上小米的畫質調校到底可以發揮多大作用呢?評測君搬來了小米量子點電視以及一臺普通的LED電視,該板塊將從純色、膚色、色彩、暗場、運動補償等幾方面進行全面對比,小米OLED電視的畫質“絕”在哪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所有對比中,左側為量子點電視,中間為小米OLED電視,右側為LED電視。
純色對比:
純色對比既可以看顏色正不正也可以看背光勻不勻,小米OLED電視不存在背光問題,所以畫面均勻顏色也很還原,量子點電視的亮度明顯更高,為了不過度曝光,評測君將小米oled電視與量子點電視的亮度都調至85%,可以看到量子點電視的亮度依舊更出色。LED電視的畫面顯示不太均勻,紅色還比較正。
(左:量子點電視、中:小米OLED電視、右:LED電視)
純白色,相機拍攝會有輕微變色,總的來說,小米oled電視的白色更正,量子點電視偏綠,LED電視偏紅。
純黑色,小米OLED電視純黑色與環境融為一體,評測君用了息屏顯示來標注電視位置,純黑環境下,量子點電視肉眼可見的黑不下去,控光差,反倒LED電視在這里的表現要優于量子點電視。
膚色對比:
人物膚色顯示,小米OLED電視膚色顯示正常且細節保留較多,量子點電視調校過亮,但看起來膚色更通透,不排除有人更偏好量子點顯示效果,LED電視的膚色整體偏冷,與原畫相比有些色差。
來看看動態人物效果展示,LED電視還是原有的問題,量子點電視與小米OLED電視的區別就顯示出來了,動態效果下,oled電視的人物膚色比量子點要自然不少,膚色紅潤且通透。這組動圖還可以看電視的色彩調校,尤其是綠色背景,量子點電視與LED電視都有種小清新的濾鏡效果,小米OLED電視更偏向自然色。
色彩對比:
色彩方面,平視的話,量子點電視與oled電視的效果很接近,色彩比較飽滿,主要是細節上比如籃子的顏色還有黑莓上的光斑oled電視的這類細節會更出色一些,LED電視就遜色許多了。下面這兩組圖都不是平視效果,第一組視角稍微上調,可以看到量子點電視與LED電視都不如OLED電視可視視角下的色彩表現。
從側面看更是如此,量子點電視與LED電視的亮度與色彩直線下降,小米oled電視沒怎么受到影響。
暗部對比:
暗部很難用相機拍出來,與純黑色那組對比有些類似,量子點電視黑不下去,導致黑色背景泛白,LED電視調校之后對比度不錯,小米OLED電視是顯示最好的,肉眼可見的顏色正,亮度夠,圖片無法展示的是貓毛的細節,比起LED的銳化,oled電視展示出了毛發的自然質感。
運動補償對比:
小米OLED電視支持AI動態場景調校,120Hz高刷新率瞬間響應,可以清晰捕捉運動瞬間,以下兩組動圖可以看到畫面平滑度以及運動畫面的色彩表現小米oled電視都在其他兩臺電視之上。
音質
說完畫質,接著就來說說音質。小米OLED電視打造了一套實力強勁的自帶音響系統,左右聲道(2個高音單元+2個全頻單元)加上環繞聲道(2個全頻單元)還有一個低音炮(1個低音單元+2個無源輻射器),整套揚聲器的輸出功率為65W,除了內嵌低音炮外,小米oled電視還首次增加了天空聲道,利用穹頂反射來營造3D環繞聽感。低音炮增益效果可以在設置里調節,效果很明顯,天空聲道的穹頂反射雖然無法直接觀測,不過評測君在對比了三臺電視的音效后有了結果,如果說量子點電視與LED電視聲音就是來自電視本身的話,小米OLED電視的音源空間要大很多,環繞音效明顯。
對比音源有電視劇人聲對話、音樂如蔡琴的《渡口》、游戲音效等,人聲對話量子點電視表現也不錯,低音部分的鼓點小米oled電視聽起來更飽滿,富有彈性,游戲過程中小米OLED電視確實更容易沉浸其中。
小米OLED電視支持杜比全景聲以及杜比視界標準,音畫方面比一般電視有更高級的提升,如果說一定要換個高端電視,小米OLED電視的音畫表現足以成為驅動力。
內容系統
UI設置:
體驗好不好,還要看UI系統交互夠不夠流暢。打開電視后,看到小米熟悉的電視界面,評測君略感失望,一萬多的電視和小米其他系列電視的UI界面沒什么不同,好在小米UI系統已經很成熟了,接下來有點類似找不同。
熟悉的設置界面。
長按菜單鍵可以調出上述設置界面,短按菜單鍵則調出了快捷菜單欄,本以為是小米oled電視的升級之處,打開小米量子點電視后發現原來是全系升級。話說回來,快捷菜單體驗感還不錯,當播放音樂的時候,播放界面會自動放置在菜單中,這意味著你可以邊聽音樂邊進行其他操作。
打開圖像的高級設置,這里可以開啟AI畫質、運動補償以及降噪等功能。
聲音選項里杜比音效有音樂、游戲、標準、影院等幾種模式,可根據使用場景自行切換。
智能語音:
交互除了遙控器外,智能語音也逐漸成為標配。小米OLED電視上線小愛同學3.0版本,不僅支持遠場語音,還有男聲版小愛、聲紋個性化推薦、連續對話等功能,目前連續對話需要手動開啟,而且限定在語音搜片一個功能。
小米OLED電視的語音交互界面設計有所更新,看起來比較時尚,是評測君喜歡的類型,同時喚醒后呼吸燈也會響應,讓語音交互變得可見。實際體驗后的感受有點復雜,小米OLED電視的遠場語音識別率并不高,由于識別不到位,搜片時多輪對話很難發揮作用,尤其是小米電視語音交互已經有了成熟的基礎,結果令人意外。
個性交互:
由于使用了OLED面板,所以息屏顯示也可以從手機上嫁接過來,小米OLED電視的息屏顯示樣式還蠻多的,在息屏狀態下,可以顯示時間、智能設備狀態以及個性化的簽名等。
好看是好看,但是息屏顯示與屏幕的尺寸大小貌似有點不適配,評測君試了下,除了時間鐘表效果外,其他效果略顯小巧,與65英寸的屏幕并不搭,建議后期做好大小適配,讓息屏也可以美輪美奐。
內容:
小米OLED電視的內容很豐富,涵蓋了奇異果、極光TV、CIBN酷喵影視以及芒果TV四大主流內容平臺,海量內容在線。
電視劇《盜墓筆記重啟》:
電影《滅絕》:
兒童模式:
現在的電視內容基本上不會相差太多,不過在擴容上電視自帶的應用商店總是顯得不夠用,老辦法,下載當貝市場進行填充。
性能
雖然系統操作上有些槽點,不過小米OLED電視在性能上的實力還是不容置疑的。小米OLED電視搭載四核A73架構,采用Mali G52 GPU,內置3GB+32GB存儲,擁有安卓9.0版本系統,支持2.4G/5G雙頻WiFi。目前ARM處理器已經研發到了Cortex-A78,但Cortex-A73目前來說仍然是消費級應用最高效的高級處理器,性能如何,先跑個分。
評測君用安兔兔跑了分,再用當貝助手相互佐證,跑分與排名都不算低。
本地播放:
跑分僅供參考,為了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評測君選擇了諸多本地視頻素材,如8K、3D、4K、HDR、HDR+等進行了本地播放測試。必須說的是,小米OLED電視的4K播放效果確實不錯,除了《少女時代oh》提示超幀外,其他都可以流暢播放,這個結果在評測君測試過的大屏設備中算是第一梯隊。
至于8K、3D,很遺憾,小米OLED電視不支持播放。
HDR以及HDR+視頻播放時,HDR的效果相當不錯,不過評測君測試了唯一一部HDR+《水下中國》資源,顯示不支持播放。
在本地播放中,小米OLED電視還有一個功能很不錯,播放的片源可以自動識別,比如下面動圖中的4K和杜比全景聲。
游戲:
在與同價位索尼電視的對比中,小米OLED電視的HDMI2.1接口全方位勝出,擁有這個接口,就意味著同時擁有VRR可變刷新率、ALLM自動低延遲模式等功能,加上oled面板的瞬時響應速度以及120Hz高刷新率,玩游戲不要太爽。實際體驗是,根本停不下來。
總結
說結論之前,還有個有趣的發現,評測君測試過程中,電視最長持續播放了6個小時左右,當靠近電視時,會有明顯的熱浪撲面的感覺。于是評測君順手測試了一下屏幕溫度,最高接近45℃,又摸了一下屏幕,中間靠近主機與支架的位置發熱嚴重,屏幕太薄,散熱有點差,長此以往可能會加速老化。
一番對比體驗下來,大方向上沒毛病,小細節上問題有點多。總的來說,小米首次做OLED電視,在音質畫質方面還是很出色的,與高端電視市場順利接軌,雖然評測君認為這款電視在UI系統等方面還可以做的更好,不過比起oled電視陣營的其他幾款同價位電視來說,仍有一定的優勢。個人角度而言,如果看中了OLED電視的未來,家里又正好想換電視升級觀影體驗的話,小米OLED電視比起現階段的量子點電視或者LED電視是個不錯的選擇。(地球上線)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