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作為家庭客廳場景的中心,一直以來都吸引著眾多互聯網品牌入場,包括小米、華為、榮耀、樂視、極米等等,這些互聯網品牌以技術革新為切入口,意圖顛覆傳統電視行業,比如去年概念十分火熱的“智慧屏”、“物聯網”等。
傳統電視品牌也不甘示弱,包括海信、康佳、TCL在內的品牌都在技術和渠道上做出反擊,并且獲得一定的成效。像是海信的激光電視、TCL的量子點電視、康佳的Miro LED電視等,都試圖通過從技術上獲得突破口,市場反饋似乎都還可以,但在這些傳統電視品牌之間,也是競爭激烈。
在TCL宣布618銷量斬獲全渠道第一之后,中怡康數據發布的6月彩電零售月報同樣也顯示,海信以超20%的份額穩居第一。在這樣一個各方窮追不舍的較量中,TCL真能重塑電視市場格局嗎?
TCL電視上半年銷售穩定,繁榮背后仍具隱憂
今年上半年,受國際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國內電視市場整體下滑,據市場調研機構奧維云網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電視零售量為996萬臺,同比下降20.1%;零售額為238億元,同比下降33.8%,銷售規模系2016年以來單季度的新低,且預計2020全年電視的銷售規模會出現下滑。
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TCL銷量下滑看起來或許才比較符合常識,但是從電視機銷量上來看,卻算得上是逆流而上了。根據TCL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TCL電子2020年第二季度品牌電視機銷售量同比顯著提升32%至581萬臺。其中,中國市場和海外市場的品牌電視機銷量分別同比提升13%和40%,表現優于預期。全球范圍內,2020年上半年品牌電視機銷售量達1008萬臺,其中量子點電視銷售量同比增長超九倍。
在上個月的618當日線上大戰中,TCL成功超越小米,最終占據了618京東自營電視銷售排行榜的首位,獲得了京東、蘇寧、國美等多平臺線上銷售第一名。
作為硬件設施影響力來說,銷量是個硬指標,所以說從上半年的銷量數據來看,TCL表現似乎可圈可點,這與其創新提速、黑科技產品引領行業、AIxIoT落地應用、供應鏈發揮出最大優勢、全球化協同作戰等策略離不開關系。
但根據中怡康最新的數據顯示,銷量緊跟TCL之后的就是海信,TCL雖然在618線上銷量排名第一,但是整個6月份卻是海信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一位,整體占據超過20%的市場份額。而且其激光電視的銷量上半年,同比增長了33.6%,在整體激光電視市場上的占比為88.36%。
所以說,雖然經歷了618的狂歡,TCL電視斬獲全渠道銷量第一,但是繁榮背后并非沒有隱憂,即便是硬指標銷量數據,也是可能隨時被海信超越。另一方面,從TCL的增長戰略上來說,其四個關鍵詞,技術、渠道、營銷、全球化,幾乎都不是TCL一家獨有,現在的電視品牌都在往這些方向上不斷突破,甚至在某些方面比TCL做得更順利。
新技術打造電視新賣點,TCL創新有待加速
現在,電視機融入的科技元素越來越多,TCL的量子點、康佳的半導體Micro LED、海信的激光,基本上每增加一個元素,就是一個新賣點,但是對于消費者使用感受而言,并不能直觀感受各品牌技術特點所帶的不同體驗。
所以說,雖然TCL以量子點作為技術賣點實現了可觀的成績——TCL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TCL量子點電視機銷量同比增長達217.1%。但這不是一個一招鮮吃遍天的市場,量子點技術說到底還是電視的在畫質、色彩方面實現了提升,而針對畫質、色彩進行改進是每個電視生廠商都在做的事情,量子點技術對比激光電視、Micro LED電視,在消費者那里,并不具備多少優勢。
針對這樣一個“屏幕”,各方基本上都在絞勁腦汁,努力讓自己成為消費者的選擇,為了尋找黑科技賣點,TCL 甚至還推出旋轉智屏,電視機屏幕可以旋轉,豎著看,這乍一聽的確很新鮮,并且符合短視頻帶來的豎屏趨勢,實現手機和電視的無縫銜接。從“黑科技”這點上來看,TCL的確是煞費苦心。但是從技術層面上來看,旋轉智屏的門檻并不高,競爭者完全可以做出同款來。
另外,從創新速度上來看,TCL也還需要繼續提升加速,畢竟,其競爭者們都未曾懈怠。
比如說近日海信發布的一款全色激光電視,就引起了不少轟動,定價高達99999元,主打沉浸式觀影體驗,全面開啟家庭院線新時代,聲稱將和專業級電影院去“爭奪”高端品質客戶。在其7月17日舉辦的專業影音合作伙伴大會上就傳出消息,4K電影《征途》將由海信聯合愛奇藝于7月24日在聚好看平臺正式上映——這意味著已經有電影開始選擇在電視實現首映。
可以說,從院線到家庭院線的觀影新趨勢已經到來。而海信,提前搶到了入口券,這對于TCL來說,不可謂不是錯失先機。經過這次疫情,院線電影遭受重創,流媒體獲得首映權的案例比比皆是,既然如此,大屏電視自然也可以搏一搏,爭奪電影首映權,在內容上先握住一些籌碼。
回到技術,除了海信,傳統品牌康佳這些年來在技術上其實也是不斷在投入,一直深耕半導體領域,努力在電視屏幕上展現更好的品質,甚至以開創產業園這樣一種重投入的方式來實施長期的技術創新戰略。
而TCL電視要面對的,除了海信、創維、康佳等這些同代競品外,還需要面對“新生代”的偷襲與沖擊。
面對互聯網品牌的偷襲,TCL必須守住高端市場陣地
秉承萬物皆可AIoT的小米,在做電視這件事上似乎格外用心,憑借性價比高這一特點以及“米粉”用戶基礎迅速鋪開小米電視的市場,根據小米2020年Q1財報數據顯示,在第一季度小米電視全球出貨量270萬臺,連續五個季度位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五。放眼國內電視行業十幾年的發展,小米電視可以說是“一日”就跑到了頭排位置,讓一眾傳統一線品牌繃緊了心中的弦。
繼小米之后,榮耀、華為也以“智慧屏”為名,進軍電視市場。這些互聯網品牌剛進入市場,就引發了一系列價格戰,讓千元電視機成了很多下沉用戶的選擇??梢哉f,在下沉、低端市場,小米、華為、榮耀這些品牌有實力撼動TCL的位置。因為這些品牌本身就憑借智能手機形成了較大的市場影響力,用戶對于小米電視的品牌的認可度、支持度也是非常高的,以及華為榮耀“智慧屏”系列等,也是風口級的產品。
那么,面對這些強勢來襲的互聯網品牌,TCL又該如何應對?
實際上,相對于小米、華為、榮耀這一眾互聯網品牌生產的互聯網電視,TCL最獨特的優勢在于高端市場。作為一家有著39年歷史的科技企業,和那些年輕的公司比創新稍顯吃力,但是經營多年下來,品牌的用戶價值相對于小米這些主打性價比的電視而言,還是會更上一個階梯。換句話說,同等價位的產品里面,用戶對于TCL電視的產品信用度可能還是會高于小米之類。
因此,TCL必須保持自己在高端市場的位置。同時,也要向下拓展市場,覆蓋更多的下沉用戶。這一點,其實可以借鑒格力的營銷打法——董明珠的直播營銷堪稱經典案例。直播或許是直接觸達下沉市場的最佳方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直播的硬件壁壘小,三四線城市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并不低。通過直播的方式鋪開,然后再配合下沉市場提供相應的產品,TCL可能還能再繼續增長。
現在,TCL即便去年業績再創歷史新高,但是三年增速持續放緩已經是釋放出一些信號,高端市場的優勢不會一直存在,其他互聯網品牌也一直在往高端市場發展,未來TCL電視的位置肯定會受到威脅,基于此,TCL依舊需要想辦法保持創新,在傳統電視品牌市場領先之外,隨時應對互聯網品牌的偷襲。
總之,不論從同行品牌的角逐來看,還是從互聯網品牌的偷襲來看,即便斬獲了618全渠道第一,TCL電視未來的路可能也并不好走。
關鍵詞: TCL電視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