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TCL集團發布的重組完成后的首份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TCL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37.8億元,同比增長22.5%;實現凈利潤27.4億元,同比增長60.9%;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9億元,同比增長31.9%。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TCL主營業務中的TCL華星卻增收不增利。2019年上半年,TCL華星2019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162.8億元,同比增長33.55%;凈利潤10.2億元,同比下降7.83%。
隨后,TCL發布了硬件產品智屏,該產品在諸多方面均與華為的榮耀智慧屏相似,但業內專家表示,榮耀智慧屏具有諸多技術與品牌優勢,TCL智屏恐難有競爭力。
4 月份,TCL集團完成重組剝離智能終端及相關配套業務,由相關多元化經營轉為聚焦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產業,并以產業牽引,發展產業金融和投資業務。但TCL集團的股價自4月以來持續陰跌,那么,其能否依靠新的業務布局扳回一城便成為關鍵。
上半年華星凈利同比下滑7.83%,股價持續陰跌
2018年12月,TCL集團宣布擬以47.6億元向TCL控股出售9家公司的股權,將旗下消費電子、家電等智能終端業務以及相關配套業務悉數轉出。TCL集團由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產業與智能終端產業兩大主業,變更為聚焦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產業。
雖然半年報顯示,TCL集團營收與凈利迎來雙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扣非凈利潤約2.5億,較上年同期下滑約74.79%。與此同時,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中的主體TCL華星開始出現業績下滑的頹勢。對此,TCL集團解釋稱,主要原因為顯示產品價格大幅下降。此外,TCL半導體顯示凈利潤率及毛利率也自2017年后均持續下滑。
TCL華星光電業績情況
TCL集團半年報顯示,其核心產業 TCL 華星以持續完善產線布局及進行產能規模擴張,目前已運營及在建產線共計6條。然而,群智咨詢報告指出,面板產能維持高速增長,供需嚴重失衡,面板價格加速下跌,廠商運營及獲利面臨嚴峻挑戰。
對此,李東生在TCL集團半年報中坦言,如果全球經濟持續低迷,顯示行業的低谷期可能延長。與此同時,他表示,雖然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供過于求的情況依然持續,產品價格將繼續承壓,行業虧損擴大,但目前價格已近谷底;雖然未來兩年還有新的產能釋放,但同時也有一些企業或產能被淘汰退出,供過于求將逐步緩解。
與華星較為疲軟的業績并行的還有TCL的股價,自4月以來,TCL集團的股價便持續陰跌,8月更大幅下探至3.10元/股,較最高價縮水超五成。截至8月26日收盤,TCL集團報收3.27元/股,總市值約443億元。
回購股份往往是公司股東挽救股價的舉措之一。近日,TCL集團發布公告稱,自2 月14日首次實施回購起至8月23日,已累計回購共計4.78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3.53%,成交總金額為 16.24億元(不含交易費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為表示對公司核心主業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自2018年12月至今,累計增持TCL集團約1.75億股股份,累計增持金額約5.3億元。
對此,產業經濟觀察家丁少將表示:“華星光電受制于整個面板產業的周期性發展,而目前中國大陸的面板產線量產是非常多的,整體上面板是供過于求的狀況,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未來可能還會持續兩三年。當面板供過于求時,面板價格也是在下滑,利潤空間就會不斷壓縮。但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加速到來,對屏幕的需求會拓展到更多的場景,那么未來來對屏幕的需求還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所以從中長期來看,TCL的股價還是會有提升空間的。”
投身金融投資賽道,價值成效暫未顯現
值得一提的是,自智能終端業務被剝離之后,除了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產業金融和投資業務成為TCL集團的第二大主業。
TCL集團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TCL集團投資額為36.21億元,同比增長169.77%;產業金融及投資業務收益3.68億元,同比增長76.0%。
據悉,產業金融及投資業務的主體包括TCL金服與TCL資本。TCL金服主要包括集團財資業務和供應鏈金融業務;TCL資本由TCL創投、鐘港資本和中新融創(49%持股)構成。TCL創投通過設立多種形式的基金,圍繞主業相關的新技術、新材料、新應用進行布局。
截至報告期末,TCL創投業務管理的基金規模為93.7億元,累計投資項目112個,目前持有寧德時代、捷佳偉創、德方納米等上市公司股票,另持有寒武紀、無錫帝科和星環科技等公司的股權。
8月13日晚間,TCL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增持上海銀行股份達5%,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業務布局。上半年上海銀行營業收入251.51億元,凈利潤為107.14億元,TCL集團從上海銀行獲得股利2.45億元。目前,TCL集團還持有湖北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的股份,2019年上半年,湖北消費金融營業收入6.55億元,凈利潤5612.9萬元。按此計算,TCL集團上半年從湖北消費金融的投資中可獲得凈利潤約1122.58萬元。
此外,自2014年10月TCL集團成立金融事業部以來,TCL金融板塊業務已涵蓋了財務公司、第三方支付、小貸、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等板塊。
對于TCL集團布局金融投資業務的意義,丁少將表示:“首先從財務投資角度來看,投資回報周期相對來說會比較快;而從整個產業協同方面來考慮話,因為TCL有華星光電面板、智能終端,企業需要通過產業投資來布局自己的產業生態,使其在整個產業生態競爭中處于一個領先地位。”
而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表示,目前來看,TCL布局金融投資的變化還沒有得到明顯的顯現,但與此同時,他表示,“切換賽道到金融投資領域是對其品牌的另外一種價值釋放。”
智屏或難有競爭力,億營收目標恐難實現
另一方面,被TCL集團獨立分拆出來的智能終端業務群也動作頻繁。近日,在榮耀智慧屏推出后不久,TCL·XESS智屏新品發布,該款產品分為55英寸標準版和55英寸高配PRO版,售價分別為3999元和4999元。業內人士表示,TCL智屏直接對標榮耀智慧屏。
記者發現,TCL智屏與榮耀智慧屏不僅名字相似,尺寸吻合,價格也相差無幾。此外,榮耀總裁趙明表示,智慧屏是放大100倍的手機;而TCL則直接給智屏加入靈犀雙屏功能,只需將手機扣在桌子上,屏幕上播放的視頻就會投屏在屏幕上,也可以一鍵拉回手機上,搖一搖手機,屏幕就會旋轉到豎屏狀態。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華為倡導的智慧屏概念已經影響到了TCL產品的設計理念。對此,洪仕斌表示:“TCL智屏與榮耀智慧屏肯定是不一樣的。首先,榮耀智慧屏搭載了中國第一款電視操作系統鴻蒙系統,該操作系統的應用體驗會和其他的產品有所不同;其次,對于用戶場景與應用創新,傳統電視企業不如互聯網企業理解透徹。”
除了推出新的產品,TCL控股也提出了新的戰略與目標,今年3月,TCL控股舉辦2019春季發布會,TCL控股CEO王成在發布會上表示,TCL將全面進入AI×IoT賽場,并提出“在五年內(即到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的目標。
事實上,各大企業圍繞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提出了多個概念,包括AI+IoT、AIoT等,對此,丁少將表示:“各大企業提出的類似的概念很多,但基本的戰略是一致的,就是要利用各家企業不同的資源與能力實現一個關于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等全場景的智慧服務的能力。”
此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五年實現營收2000億元對于TCL集團來說比較困難。TCL電子、TCL通訊科技、家電集團為智能終端業務的三大主要業務。而根據TCL集團2018年財報,報告期內,上述三大業務合計實現銷售收入僅為685.92億元。這也意味著,在5年時間內,TCL智能終端業務群的營收需增長至現在的近3倍。然而,近五年TCL智能終端業務群的主要業務合計營收增長率從未超過10%。
TCL智能終端業務群主要業務業績發展情況(單位:億元)
如今,彩電行業可謂遍地開花:華為推出榮耀智慧屏,TCL推出智屏,海信推出社交電視,創維推出AIoT大屏,一加也宣布入局電視領域……
對此,劉步塵表示:“現在電視企業的分為注重畫質體驗與注重交互能力兩派,我認為在未來電視的研發制造中,畫質和交互能力一個都不能少。”
談及未來電視市場的發展,丁少將表示:“我覺得首先產品需要核心的技術能力,產品差異化的競爭力是非常重要,如果產品只是靠代工靠組裝,那就只能拼價格戰,這其實在存量市場中是沒有意義的。而作為企業來講,企業競爭未來是一個生態化體系的競爭,而不是單品的競爭,包括內容能力、IoT運營能力、渠道能力、全品類智能家居能力在未來發展中都非常重要。”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