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信電器(600060.SH)發(fā)布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數據指出,2019年一季度海信電器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76.22億元,同比下降2.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78.58萬元,同比下降90.37%。
同時,海信電器也公布其2018年財報,據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海信電器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351.28億元,同比增長6.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2億元,同比下降59.4%。
彩電行業(yè)競爭激烈 激光電視不如預期
海信電器在報告中指出,2018年彩電行業(yè)市場競爭激烈,受房地產市場持續(xù)走低、技術更新放緩等因素的影響,彩電行業(yè)的外部刺激因素作用減弱,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加之原材料價格波動、以及互聯(lián)網市場價格戰(zhàn)等影響,給企業(yè)的經營帶來巨大的壓力。根據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的數據,2018 年國內彩電零售量同比下降 1.61%,零售額同比下降 8.62%。
與此同時,海信一直主打的激光電視價格一再走低,2018年大陸激光電視市場均價2.4萬元,同比下降23.1%。其中在2018年第二季度,整體市場均價竟低至1.9萬元。業(yè)內人士表示,在激光電視出來時,靠“炒概念”、“扮高端”的營銷手段的確能夠對激光電視的定價和利潤率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當消費者回歸理智時,原本激光電視虛高的價格將會逐漸回歸到一個合理的位置。作為激光電視的主推手之一的海信,無疑是對行業(yè)做出了一個錯誤的預估。
另外,海信提出的“ULED”也一直未被行業(yè)所接受。海信的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其凈利潤9.42億元,同比下降46.45%。算上這次發(fā)布的2018年年報,海信電器已經連續(xù)兩年利潤下滑接近一半。
艱難曲折 轉投OLED能否力挽頹勢
今年3月14日中國AWE會展上,海信正式展出OLED電視產品。有傳言稱,海信早在2016年初既有意進入OLED電視領域,苦于拿不到OLED電視面板而作罷。而在此前,海信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發(fā)表不看好OLED技術的言論。
然而,OLED電視卻并沒有像海信預計的那樣沒落。家電網了解到,有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OLED電視廠商只有10家;而到了2017年,全球已經有包括中國廠商在內的13家電視廠商推出了OLED電視,2018年再次擴大到15家。
而在OLED電視的銷量方面,數據統(tǒng)計,2018年全球OLED電視出貨240萬臺,同比增長69.4%,全球OLED TV滲透率1.1%。曾被詬病的OLED面板良率也已由2015年的40%左右提高到了2018年的85%,面板良率大幅攀升。
此外,作為高端電視產品,OLED電視的銷量增長也對彩電企業(yè)的利潤率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據了解,LGE正是得益于OLED電視的廣泛推廣并取得顯著成效從而大幅提高了企業(yè)的利潤率。
行業(yè)人士告訴家電網,電視整機企業(yè)利潤微薄,韓日品牌紛紛調整產品結構與經營策略,不過分追求出貨規(guī)模的增長,而是致力于提高盈利水平,搶占全球高端市場。而在中國,像創(chuàng)維、TCL等電視品牌也在推出自己的OLED高端電視產品布局彩電高端市場。作為中國彩電行業(yè)有實力的競爭者,海信如今回歸顯示技術主流軌道,或許為時不晚。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