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尼斯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發布了完整入圍名單,由范小天、陳聚之執導,范小天、焦歡編劇的電影處女作《紙騎兵》獲得最佳外語片原創劇本、最佳外語片導演、最佳服裝、最佳音效設計等五項大獎提名。這是《紙騎兵》繼平遙國際影展、中美電影節、澳門國際電影節之后,第四次成功入圍國際電影節,實力矚目。
法國尼斯國際電影節是國際藝術電影人聯合舉辦的電影節,該電影節以包容的胸懷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類型的影片,鼓勵創新、個性、獨特性,被業內譽為“獨立電影制作人互相交流的盛會”,深受藝術電影人的歡迎。通過尼斯電影節,《紙騎兵》這枚郵票,再次走向了世界。
《紙騎兵》是印象·南方作家電影的第一部作品,改編自著名作家蘇童的小說《騎兵》和《紙》,通過憂傷的木馬騎兵、快樂的斑馬騎兵、凄涼悲愴的鐵騎兵、燦爛千陽的紙騎兵,塑造了一個用美好心態活在自己世界里的羅圈腿少年左林。
中國乃至世界電影史上,已經多年未出現過優秀的電影流派了。對于印象·南方作家電影以及它的追求,《紙騎兵》導演范小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照片發明后,歐洲有一批畫家對傳統繪畫的表現方法失去興趣,他們開始探索新的表現方法,莫奈、馬奈、德加等一大批畫家,不再滿足于對物體表面色彩的描繪,創作了《日出·印象》《睡蓮》《草地上的午餐》等名畫,印象派誕生了。后印象派將藝術家的個人情感和主觀感受融入創作之中,去表現帶有主觀意向的客觀事實。
范小天認為世界充滿了紛爭,人與人之間也充滿了不同的想法,差異也是永久性的,而印象·南方作家電影愿意嘗試在人物狀態、人物相互理解以及人物溝通之難這些人類困境上做“印象派”的敘事探索,“印象的意義,核心是應該允許他人在不侵犯、傷害別人的情況下,按他個人的意志活著”。
范小天表示,印象·南方作家電影希望將作家小說改編成電影,或者創作具有作家思想的電影,希望能用悲憫的獨特的目光看待包括自己在內的蕓蕓眾生;要多思考人物的個人特征是什么,是從哪塊文化土壤里生長起來的,他怎么想怎么做,他和其他人構成什么樣的關系,發生什么樣的矛盾和沖突;他如何面對人生無窮無盡的誤會和錯位;他在挫折和困境中何去何從。
在表現形式上,印象·南方作家電影在敘事方式、表現形式、色彩等各方面都進行了探索,而探索的前提是:能夠獲得廣大觀眾喜歡,即高票房;能夠在電影界、知識界和高校引起探討;能夠載入國際電影史冊。
記者了解到,《紙騎兵》是印象·南方作家電影的第一次嘗試,口碑兩極,在平遙國際影展被引發巨大爭議,遭到了圍攻,被稱為“史上最爛電影”“中國版《房間》”,同時也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上影集團原副總裁汪天云評價:“《紙騎兵》將會成為幾十年一見的現象級的電影,特別好。它是一種優質能源,會在社會上引發廣泛討論,產生強烈共鳴,會成為一部標桿性作品。”
據范小天導演介紹,印象·南方作家電影準備了一系列劇本,比如《上海的耳朵》《赤腳醫生萬泉和》《三套車》《呂布與貂蟬》《葩Queen》以及中國版《獅子王》等,大部分劇本已經基本完成,一部分劇本正在精心打磨中。根據《雨花》原主編姜琍敏小說《心劫》改編的電影也正在創作中。
據悉,《紙騎兵》由上海肩上鳥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蘇州工業園區塞奇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安徽再芬黃梅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蘇州福納影視藝術學校聯合攝制。法國尼斯電影節將于2022年5月16日正式開幕,期待《紙騎兵》閃耀國際舞臺。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