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晚,第13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舉辦,各個獎項一一揭曉。蘇州出品的電影《紙騎兵》從一眾佳片中突圍而出,一舉奪得金蓮花最佳編劇獎。
本屆電影節最佳編劇獎的角逐十分激烈,除《紙騎兵》外,入圍影片還包括《感動她七十七次》《除暴》《鄉土》和《不老奇事》等。最終,經評委會一致評定,范小天、焦歡編劇的《紙騎兵》和郭子圣編劇的《鄉土》勇奪該項大獎。
電影《紙騎兵》是一部扎根于蘇州的文藝電影,劇本改編自蘇州作家蘇童的短篇小說《騎兵》和《紙》。該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羅圈腿”左林與富二代青青邂逅,左林不顧世俗的眼光一心想成為自己內心的“騎兵”,青青被左林執著追夢的模樣打動,二人互相吸引,又分道揚鑣,走向各自的結局。吳語、昆曲、同德里小巷、東方之門等代表蘇式文化、蘇式建筑的典型元素一一在電影中亮相,構成一套完整的蘇式風格電影語言。
“我拍這部電影是因為這些年一直致力于打造‘南方印象作家電影’。蘇州作家細膩筆觸下講述的故事、演繹的文化,值得被拍成一部具有南方特質的電影,《紙騎兵》就是這樣一種嘗試。”導演范小天說,《紙騎兵》脫胎于江南,燃燒于光影,呈現地域而超越地域。如今它在澳門國際電影節這一更大的舞臺綻放光華,恰是江南文化閃耀國際舞臺的又一明證。
此前,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劇本評估時就表示,《紙騎兵》有蘇童小說為基礎,這個故事確實不是一個常規的、常見的故 事,有著強烈的風格特色和刺激感。
上影集團原董事長任仲倫表示,《紙騎兵》是一部極其風格化的電影,有很強的寓意性。中國電影目前迎合觀眾的趣味,很少有人站在一個作家的立場上表達自己的見解,這讓《紙騎兵》跟常規的中國電影拉開了距離。
勇摘“金蓮花”后,范小天表示,作為電影界的“新生力量”,他和團隊將繼續努力,爭取創作更多、更好的江南題材影視作品。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