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雙11”的第一波快遞你收到了嗎?在鄭州大學,不少同學已從阿里云研制的無人服務車小蠻驢手中搶先拿到了快遞。據阿里達摩院介紹,截至11月3日,已有350多輛阿里小蠻驢開進全國高校,每天配送快遞5萬多件,“雙11”期間小蠻驢預計配送快遞超100萬件,實現“按需預約、定時上門、送貨到樓”,讓高校師生省時省力地收取包裹。
小蠻驢還在部分高校試點外賣配送服務,將食堂飯菜送往宿舍樓、行政樓等校內點位。
小蠻驢誕生于2020年9月,是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研發的L4級自動駕駛產品,用于最后三公里的快遞、外賣、生鮮配送。一年多來,其完成了“從0到1”的量產爬坡,進入200多所高校和社區。在一些學校,每天零點搶約小蠻驢,成了很多同學的睡前游戲。
今年“雙11”,小蠻驢車隊迎來真正的硬核挑戰。10月下旬開始,它們每天工作10到12小時,每車每天配送快遞約150件。其中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一輛小蠻驢創下了單日配送507件包裹的紀錄,堪稱“驢中勞模”。
即便如此,仍然不能完全滿足“雙11”需求。鄭州大學學校菜鳥驛站相關負責人說,“小蠻驢”每天配送包裹數千件,雙11高峰期,工作量可能翻倍,但仍然不夠用,最好能有30輛車,把所有快遞都承包了。
校園、社區屬于非結構化環境,路上行走著機動車、自行車、嬰兒車、行人、小動物、滑板等交通參與者,彼此之間沒有明確的通行規則,無人車必須足夠智能,才能自如地前行、拐彎、暫停、讓車、鳴笛、倒車。從北方的哈爾濱到南方的南寧,200多個場所的氣候、光照、路況無一相同,相比小范圍固定區域的“路測”,“雙11”服務對自動駕駛算法的泛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自動駕駛業界從未有過如此高并發的運營實踐。達摩院工程師郭超介紹:“無人車隊背后,有一套覆蓋車端、云端的調度系統,面向C端用戶,承接下單和查詢等需求;面向B端驛站,負責包裹分揀、移動投柜等任務;包裹投柜完畢,再通過系統調度運力,送達用戶。”
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表示,在真實社會需求的驅動下,自動駕駛技術不再高高在上,而將逐步進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變成一種普惠技術。(孫靜)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