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維云網公布了1-7月的中國彩電銷售推總數據,前七月彩電銷售量僅為1994.5萬臺,同比下降15.6%,零售額逆勢上揚,達到667.4億元,同比增長14.2%。量跌額漲的局面之下,整個市場在銷量曲線上會整體收窄。
有業內人士認為,前7個月不到2000萬臺,就算接下來有雙十一、雙十一節點的拉動,也可能無法支撐起今年整個市場的銷量,預計今年國內市場全年銷量或將在3800萬~4000萬臺之間。
行業資深人士、百姓家電網楊帆告訴《視聽圈》:彩電市場已經進入存量市場,整體規模增長已經到了“臨界點”,再加上游面板漲價、芯片短缺等因素,造成了彩電產品的單價不斷走高,更導致彩電出貨量“進一步萎靡”。
因此,今年雖然還有4~5個月的“時間余量”,同時,還有上游核心液晶面板也開始價格下降,但由于價格波動到彩電終端產品需要一個過程。為此,在很多廠商和行業機構都看來,今年全年市場指望銷量規模已經不太“現實”了。
今年國內彩電市場在銷量上沒有“指望”了,明年在上游液晶面板價格全面“回落”的背景下,市場表現會“提振”嗎?答案是,相比2021年會有所好轉,但整體也只是“微增”狀態。
奧維云網預測認為,2022年中國彩電市場隨著上游面板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從而導致彩電成本壓力緩解,零售市場價格下降有望刺激部分二次購買需求提前釋放;另一方面2022年新技術產品穩步發展,刺激消費者更新換代。結合需求測算奧維云網(AVC)預計,2022年中國彩電市場需求規模總量在4000萬臺左右,同比增長在3.8%左右。
2022年彩電價格下降對市場需求有一定刺激,有助于改善零售量規模的低迷,但同時價格“下探”或將影響到整體銷售額提升。奧維云網預測認為,零售額規模將下降1.7%,行業整體表現為量升額降。
65寸有望成為第一大主銷尺寸
量升額降的局面出現,這就意味著需要彩電廠商提升單位產品價值、優化產品結構來“對沖”價格下滑。
那么彩電廠商到底如何從哪些方面“入手”去優化產品結構呢?大屏化、高端化以及場景差異個性化等或將是三大關鍵詞。
在存量競爭之下,產品大尺寸化升級是上游與整機企業的共識,同時中國消費者對大尺寸產品保持著較高的接受度。奧維云網(AVC)預計,2022年中國彩電市場大尺寸升級持續,65寸有望成為第一大主銷尺寸,市場正式進入“6時代”;主流品牌積極布局75寸,70+市場迎來發展期;80+市場產品線更加完善,成為彩電企業追逐的利潤高地。2022年中國彩電市場平均尺寸將達55.9寸,較2021年增長1.5寸。
從廠商角度來看,因為瞄準大尺寸電視相對能改善提升產品升級結構,給廠商帶來更多的價值。同時,在大尺寸電視能夠獲得一定的市場空間,也能凸顯出自己品牌高度。
楊帆認為,大尺寸化電視是行業升級中“核心原點”,只有屏幕夠大才能更好的凸顯出激光電視、OLED、miniLED以及8K等高端技術的“優勢”,也只有屏幕相對大才能更好的顯示出場景化應用的“沖擊感和與娛樂感”。
所以,2022年彩電廠商瞄準高端大屏彩電求變的戰略“謀局”必須要堅決。屏幕夠大、品質標簽感強、智慧好用這三個維度已經成為市場風向標,也將是行業未來的突破點所在。拼高大上是關鍵——低端低價沖量的市場空間將極大壓縮。
有行業人士甚至斷定:2022年彩電企業的業績好壞,本質已經由大尺寸銷量來定義。所以,2021年以來,所有彩電企業的新品發布,都以大尺寸為中心。就2022年彩電市場而言,誰能在“大”上做好文章,誰就會成為“最出彩”的品牌。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