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新晉飲料品牌元氣森林入股上海碧山啤酒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約25%,成為該公司第三大股東。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元氣森林首次入股酒業企業,就在今年1月,元氣森林完成了對觀云白酒的新一輪融資,占股15%。
先后進入白酒、啤酒領域,看來元氣森林入局酒業不是一時興起的偶然。消息一出,各界關注。從無糖氣泡水進入消費品行業,成立僅5年的元氣森林幾乎是憑一己之力,在長年由巨頭把控、充分競爭的飲料市場中撕開了一道口子,創造出一片藍海,2020年銷售額迅速增長至30億。此次入局酒業,元氣森林有怎樣的企圖心?
占位酒類新風口
酒類素有“消費之王”的稱號,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2021中國酒類新零售市場規劃及預測情況》顯示,2020年酒類新零售市場規模約為1167.5億元,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1363.1億元;2020年酒類新零售用戶規模約為4.6億人,預計2021年用戶規模將達5.4億人。作為一個萬億級的剛需型消費品賽道,在新消費時代下,“高品質”是酒類產品中的核心地位。
以堅持“高品質”的品類創新,從精釀啤酒對傳統啤酒市場的沖擊可見一斑。所謂精釀啤酒,一般指使用純麥芽釀造,不摻入任何一點廉價的食材,釀出來的酒麥芽汁濃度高,發酵時間長,產量低,成本高,口感更好,被定義為中高端啤酒,也是現在消費者更喜愛的啤酒品類。
數據顯示,精釀啤酒從2012年的銷售占啤酒比例為不到1%,到2018年比例上升至8%,年復合增速超過45%,呈現持續快速上升態勢。同時,我國精釀啤酒的滲透率尚在0.5%-2%之間,相對國際市場20%、以及美國25%的滲透率,有50倍的成長空間,精釀啤酒在我國市場分量將越來越重,甚至有占據主導位置、擁抱5000億天花板的可能。
元氣森林入股的“觀云白酒”和“碧山啤酒”,正是各自領域的高品質代表。從這一點來看,元氣森林進入酒業,首先是瞄準和占據了酒行業的新風口。
同時,這一風口也符合元氣森林一貫以來倡導的理念,“客戶第一”,聚焦消費品品質升級和品類創新。
作為一家具有自主研發和設計能力的創新型飲品公司,元氣森林已經形成以氣泡水為核心的產品矩陣,在2020年雙11活動中,元氣森林斬獲天貓和京東水飲品類銷量第一,同時產品出口美、加、英、法、德、澳、新、日、韓等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并于2020年8月正式通過新加坡健康促進局(HPB)認證,獲得新加坡HCS健康優選標識。
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家始終致力于消費品品質升級和品類創新的公司,元氣森林將在堅持主業的基礎上,圍繞年輕用戶的需求,以各種形式擁抱和探索各種消費新場景與新產品,力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符合消費新趨勢的好產品。
以此來看,元氣森林通過入股“觀云白酒”、“碧山啤酒”進入酒業領域,既符合外部的市場發展趨勢,也可視為其自身產業理念的自然延伸。
為何是“觀云”“碧山”?
據透露,元氣森林產品負責人與碧山村品牌創始人丁牧兒的首次見面在去年6月。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店,丁牧兒帶了3瓶汽水過來,第一印象是“包裝很有特色,讓人眼前一亮”。當時這位產品負責人正在找酒的產品,因為覺得酒精飲料賽道應該有品質升級的機會,希望找到真正有品質、有創新、有故事和傳承的品牌。雙方經過深入了解,發現價值觀很相近,都對做出更高品質的好產品很執著,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可以說,元氣森林對“觀云白酒”和“碧山啤酒”的入股,完全遵循了上述的“高品質”的原則。
作為新興白酒品牌的技術派,觀云白酒依托上百年直系釀酒傳承,從工藝技術、生產規模、陳酒貯存等方面為白酒生產提供保障,致力于實現“用技術和設計,推動中國白酒實現世界級創新迭代”,并且將當下的用戶需求融入至產品的快速迭代中。
為減少傳統工藝釀造的白酒中讓人宿醉上頭的物質,減輕飲酒給消費者帶來的負面影響,觀云在推出觀云·談笑間、觀云·出東方等新一代產品時,采用多項新釀造技術,讓酒體更加純凈、易飲,加速自然醒酒,實現喝酒“第二天不難受”。
不同于觀云的技術流,碧山啤酒則是選擇以原汁無添加作為突破,并通過加入品質特色原料為精釀加成,將地域文化與品牌基因深度融合。其最初的兩款精釀“天光”“落昏”,不僅其意取自自在黟縣方言,分別指早餐、晚餐,而且均融入了芫荽籽、皖南陳皮以及徽州著名的祁門紅茶等品質特色原料。前文所述的碧山村系列汽水中,荔枝汽水的荔枝來自海南火山村,黃桃汽水的黃桃來自上海奉賢吳房村,李子汽水的槜李來自浙江桐鄉的桃園村,打造出產品與需求、品質與品牌融合的優質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元氣森林、觀云、碧山的主力消費群都是對生活品質有所追求的人們,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元氣森林與觀云白酒和碧山啤酒的結合,更像是同道中人喜相逢。同樣對于品質的追求、同樣想為用戶創造佳品的愿景、同樣想打造中國品牌的目標,促成了新消費品牌的品質之合,更促成了品質創新能力的迭代。
元氣森林入酒業,慌了誰?
從零起點進入飲料領域到年銷售30億的現象級品牌,元氣森林只用了短短4年,這可能是元氣森林進入酒業備受關注的重要原因。令人期待的是,元氣森林會給市場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據《尼爾森2018-2019酒類趨勢研究報告》顯示,白酒市場呈現出一種理性消費趨勢,消費者不再盲目地追求高端白酒,更契合大眾消費者需求的價值型產品領漲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酒類市場而言,顯而易見的是,迎來了元氣森林這樣一個更懂消費者的品牌,將有利于行業整體的品質化發展。
元氣森林的入局,能將通過在飲料領域與消費者溝通積累的創新經驗,在酒業領域形成注重品質、創新的“元氣效應”,給予傳統酒品牌以更多啟發。可以期待的改變是,這將有利于中國酒類對人們的驅動力跟上新消費時代的腳步,成為品質生活的一部分,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接受并且喜愛,擁有輕松愉悅的飲用體驗。
而這種改變不會僅僅發生在酒業市場,也會延伸至包括元氣森林原本所屬的飲料在內的更多領域,事實上更應關注的,或許是元氣森林由此建立起來的多維度的新消費布局。
“元氣森林入股碧山啤酒,或是為增強自己的飲料產能,從生產線角度,啤酒和飲料具有高度重合,此舉可以讓元氣森林更實質控制自己的生產能力。”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
審視元氣森林目前已經進入的幾個品類,顯然都是元氣森林在“客戶第一”價值觀下、致力于對消費品進行創新提升的自然延伸。其結果是,元氣森林將有可能圍繞年輕用戶建立其多品類、多品牌的元氣森林集群。
如果這一集群建立起來,將有助于元氣森林從多個維度更好地理解和發現用戶的潛在需求,為其所涉及的所有品類領域的產品研發提供指導,從而為企業的全面發展提供更有力的驅動支撐,有可能成為真正與當下消費者完全融合的品牌。
當然,這就是另外一個商業模式的故事了。
從飲料到酒,這是一次“跨行”,不過對于元氣森林而言,與從互聯網行業進入消費品行業的首次“跨行”相比,這次需要跨越的距離還是小太多了。我們不妨拭目以待,看看元氣森林會給消費品圈帶來哪些改變,這將不是誰會慌的問題,而是在消費者得到更多的基礎上,誰會在共贏中分享更多價值的問題。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