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全媒體記者焦宇煒 通訊員王凱
眼下正值金蟬上市時節。這幾天,每到傍晚時分,祥符區萬隆鄉謝莊村的金蟬養殖基地內就開始忙碌起來,工人們三五成群,拿著手電筒在樹下來回穿梭,尋覓破土而出的金蟬。
謝莊村依托沙質土壤的天然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林下養殖金蟬成為一項新的富民產業。每年小麥入倉之后,當地百姓又有了抓金蟬的新農忙時刻。
今夏鮮活的金蟬在“夏至”前后上市,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現在一晚上能出一兩萬只,價格是1元一只。忙活20多天,收入好幾萬元,還不耽誤其他活。”謝莊村金蟬養殖基地負責人蔡紅友說。
金蟬俗稱爬蚱,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通過幾年的發展,蔡紅友建立起了種苗孵化、技術服務、金蟬銷售的產業鏈,積累了一套成熟的養殖經驗。為了提高經濟效益,蔡紅友積極學習外地先進養殖經驗,利用柳樹林套養金蟬,兼顧生態林發展的同時,提高了金蟬產量。“柳樹的根系發達,養殖金蟬經濟效益高,一畝地產量高的能達到50公斤。”蔡紅友說。
昔日貧瘠的沙土地已經變成鄉村振興的“金土地”。“以金蟬養殖為基礎,可以帶動林下養雞、養鴨、養鵝,這是一條產業鏈,我們將充分利用豐富的林果資源大力發展金蟬養殖產業,力爭把沙地打造成‘農業大花園’和‘農民大樂園’,讓村民腰包鼓起來。”萬隆鄉謝莊村村干部張強說。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