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媒體記者 汪少沖 通訊員劉盼盼任振星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杞縣沙沃鄉黨委、鄉政府結合當地資源優勢,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把產業發展作為提高群眾生活水平、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的突破點,形成了“村村有亮點、村村有特色”的產業格局。
近日,記者走進沙沃鄉楊寨村的蔬菜產業園,只見蔬菜大棚一座緊挨一座,棚內一株株小青菜綠油油的,長勢喜人,幾十名村民正忙著收割、稱重、搬運,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
楊寨村村民王鳳立說:“我包了13座大棚,里面常年種的是小青菜,每座大棚一年收入1萬多塊錢。”
據了解,小青菜的生長周期短、投資成本低、經濟效益可觀,平均每年能夠收獲8茬左右。每茬小青菜收割完畢后,種植戶將土地翻整一下,撒上種子,再通過棚頂的噴淋設備澆灌,很快,新一茬小青菜就長出來了。由于當地地理位置優越,再加上小青菜品質優良,吸引了廣大收購商前來收購。種植戶在田間地頭就能把小青菜銷售出去,既節省了運輸成本,又有效促進了增收。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小青菜”已經成為“大產業”,打開了鄉村振興“致富門”。目前,沙沃鄉楊寨村蔬菜產業園共建成大棚292座,園區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運行機制,對連片流轉的土地按照每畝1000元的標準支付租金,并優先為土地流轉的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前來務工的群眾,每天可收入100元左右。
該鄉毛朱莊村村民劉玉娥說:“我現在固定在楊寨大棚打工,人少的時候一天割20多筐,人多的時候割10多筐,工資是日結,有時候一天掙百十塊錢,有時候掙七八十塊錢,還可以照顧家,輕松又掙錢。”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