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一部講述中國鄉村教師的電影,為何能在歐美10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并且獲得“學習強國”推薦?昨晚,《此生有約》導演楊澗華攜主創團隊亮相大光明電影院,與觀看影片點映的上海觀眾誠懇交流。
電影《此生有約》根據“時代楷模”“感動中國人物”張玉滾的真實事跡改編,一根扁擔、三代教師,堅守一所山村小學。他們信守一個承諾,自己卻困守在大山里,艱苦卻勵志,催人淚下。
導演介紹,在確定下現實主義風格后,主創團隊便決定尋找一個北方原生態的古村落取景拍攝。最終,在林州的太行山深處,勘景小隊發現了一個有500年歷史的山村“石大溝”,這里房巷皆由石頭構成,宛若一個石頭城堡,最終令影片畫面充滿古樸、厚重的質感。因為整個故事要跨越70年,對置景和服化道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美術團隊為此修復了已經殘垣斷壁的學校,將百年老屋盡可能還原到歷史的原貌,一些道具也是從廢棄的雜物中撿拾回來的。而演員的服裝,不少是從農民家里翻箱倒柜搜尋來的。為了演好這部鄉村電影,主演們不僅苦練方言,還在山里與農民同吃同住,風吹日曬,久而久之,面貌和神態漸漸與當地山民越來越相似。此外,電影原創音樂以河南地方戲曲為元素,也使得這部電影具有了非虛構故事所特有的鄉土味道。
電影《此生有約》目前已定檔6月28日全國公映。此前,該片已獲得第11屆西班牙馬德里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故事片獎”“最佳導演”提名;第七屆意大利費拉拉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等10多個歐美國際電影節的相關獎項。前不久,中國文聯電影中心、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還聯合舉辦了電影《此生有約》的觀摩研討會,專家、學者們也為平凡英雄生活中最本真的人性所感動。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智勤觀影后認為,這是一部充滿人性光輝的電影,是一部描寫平凡英雄的電影,也是一部稱頌偉大愛情的電影。CCTV電影頻道電影創作部主任林麗寧說,《此生有約》是創作者的用心用情之作,“故事細節非常扎實,真摯感人,關注弱勢群體,關注鄉村教育,值得敬重。”導演楊澗華曾在西北和井岡山農村生活過,對農民和鄉村老師的艱辛生活感受很深,他說想把打動自己的東西,通過光影傳遞給更多人:“希望那些走進城市的千千萬萬個農村孩子們,不要忘記來時路,不要忘記曾經哺育過他們的老師。我們想要對那些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默默無聞的鄉村老師們表達一份敬意。”(新民晚報記者 孫佳音)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