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媒體記者焦宇煒 通訊員李肖肖 張文慧
近日,走進祥符區興隆鄉李大河村的鴕鳥養殖基地,圍欄內那一只只大長腿、大眼睛的鴕鳥正悠閑自在地踱步,基地負責人薛德良正親切地招呼著鴕鳥們開飯進食。
“這幾年國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政策好,扶持項目多,我就有了從事特色養殖的想法。去年1月份,我從外地買回26只鴕鳥進行試養。”薛德良介紹說,“鴕鳥不僅繁殖快,而且非常好養,一只鴕鳥一年僅需1000元左右的養殖成本,鴕鳥肉、蛋有很高的食用價值。”
提起養殖鴕鳥的收入,薛德良高興地說,一只鴕鳥重200多斤,每斤售價20元左右,成年母鴕鳥第一年可下20枚至30枚蛋,每枚鴕鳥蛋售價130元至160元,僅養殖一項,每只鴕鳥就可以有4000元左右的純收入。
近年來,興隆鄉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因地制宜,優化產業結構,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鼓勵群眾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現已初步形成邵寨、楊寨杜泊羊、薩能奶山羊養殖基地,李大河香包、拖把手工業加工基地,興隆村五色草種植基地,蔣洼蘋果、白石崗大蔥、胡崗胡蘿卜、張樓櫻桃等特色種植業,走出一條特色產業助農持續增收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