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王剛
4月20日上午,記者在位于華夏大道與開杞路交會處的宋外城遺址公園(三期)看到,很多群眾在這里賞花觀景、拍照散步。
“早就盼著這一天了,我在這里住了大半輩子,做夢也想不到生活環境會這么好。去年這里還有垃圾堆、養殖圈、臭水溝,今年就變成了公園。”家住禹王臺區南郊鄉左樓社區的老屈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宋外城遺址公園建設是我市一項重要民生工程,目前,一期、二期已經完工。宋外城遺址公園(三期)總設計面積約5萬平方米。該公園設計主題為:以宋外城為景觀城墻,城墻內展現百姓安居樂業、店鋪鱗次櫛比的市井繁華,城墻外展現村莊古樸野趣、優美田園風情。該公園依據城墻遺址分塊建設,由八號景墻、九號景墻、五人制足球場、公園道路、大中型喬木和花灌木組成。城墻內滿足公園道路及綠化需求,城墻外以曲線式的游路作為骨架,展現出田園郊野的韻味。
宋外城遺址公園(三期)作為禹王臺區第一個城市公園,位于禹王臺區南郊鄉。該項目建設初期,首先要開展的是房屋征收工作。2020年年初,禹王臺區委、區政府迅速成立征收指揮部,由區主要領導任指揮長,抽調南郊鄉黨員干部奔赴一線。該項目涉及楊正門社區50戶居民、1萬余平方米房屋,南郊鄉領導侯金鑫、孫衛東等人日夜堅守在項目所在地,進街道庭院,到田間地頭,做思想工作,講解項目意義,僅用一天就實現全部簽約交房,一周之內完成拆除工作。南郊鄉黨員干部在15天內完成了左樓社區6000多平方米房屋的征收工作。
項目進入建設階段后,南郊鄉成立項目建設服務專班,全力以赴支持、配合項目建設,立圍擋、清理清運建筑垃圾,維護施工環境,助推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在禹王臺區政府、南郊鄉政府的保駕護航下,宋外城遺址公園(三期)建設如期完成,開放后,成為附近群眾的打卡地,來觀光、休閑的群眾絡繹不絕。
在宋外城遺址公園(三期)項目建設過程中,禹王臺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共享理念,切實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入手,堅持不懈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解難事,干實事、求實效,以提高群眾生活幸福指數為目標,對綠化帶和公共綠地進行改造提升,強化生態效果,注重經濟實用,豐富文化內涵,彰顯城市特色,全面提升完善城市園林綠化的服務功能,為人民營造綠色、優美、宜居的生活環境。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宋外城遺址公園(三期)栽植植物約1500棵,品種有50余種,多而有序。植物配置堅持喬灌草、常綠與落葉相結合,觀花、觀葉和觀果相搭配的手法,以國槐、大葉女貞等樹種奠定綠色主基調,以金枝槐、海棠、櫻花等觀葉、觀花、觀果彩色葉植物錯落其間,整個公園層次分明,渾然天成,達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效果,使公園文化在質樸中得到提升。四季常綠的主干道、精致美觀的綠化帶、生物多樣的園林景觀,勾勒出了一幅唯美動人的田園風光畫。
南郊鄉黨委書記侯金鑫告訴記者,讓森林擁抱城市,讓森林走進城市。宋外城遺址公園(三期)是展現城市文化的一張名片,在改善城市面貌的同時,能夠提升群眾生活質量,為群眾提供一個集休閑、娛樂、健身于一體的休憩空間。
(本欄目圖片均為宋外城遺址公園(三期)景色。張陽攝)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