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趙虎通訊員劉寶玉
4月11日早上,紅日初升,走在通許縣玉皇廟鎮鄉村,水泥路伸向麥田盡頭;燕子舒展身姿,亮翅于田間地頭,穿梭于麥田之間;陽光下,小麥長勢喜人,迫不及待進入拔節期。
玉皇廟村村民王新營和老伴正在搶抓時機往麥田里施氮肥,為小麥加足勁。“我種了幾十年的地,小麥要想增產,必須科學管理,該施肥施肥,該澆水澆水。”看著綠油油的麥苗,王新營一臉高興地說,“就像鎮里的農業技術員講課時說的那樣,清明節后小麥正處于拔節初期,這是小麥分蘗兩極分化的重要時期,為促進大分蘗成穗,增加成穗群體,以及保證后期小麥籽粒灌漿,促進大穗大粒,需要充足合理的肥料供應。因此,現在是水肥管理的關鍵時期,應結合澆水,合理使用氮肥,這樣才能增產豐收。”
要想作物長得好,田間管理至關重要。“由于今年3月中下旬降水量不大,麥田土壤墑情不是很好,加上氣溫逐漸升高,小麥生長進程加快,土壤水分蒸發加大,植株水分蒸騰加強,田間總體耗水量加劇,小麥整體缺水。”正在麥田用“高壓噴槍”對小麥進行灌溉的后柳行村村民朱軍廠說(見上圖。全媒體記者趙虎攝)。今年近60歲的朱軍廠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他說:“糧食增產根本在于耕地,但命脈在水利。這一茬水澆過之后,會給小麥后期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為小麥增產‘加力’。現在,麥苗有20多厘米高了,用‘高壓噴槍’既不毀壞小麥又能使灌溉均勻。小麥只要喝足水,每畝增產50公斤應該沒問題。”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為推動春耕春管工作順利展開,我們超前謀劃,精心組織,已把‘7·20’特大暴雨水毀溝渠、水井修復完畢,都已恢復灌排功能。同時,積極與上級對接,邀請農業技術專家分析土壤墑情,指導農民科學用水,積極推行灌溉用水‘精細化’管理,為今年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玉皇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徐會東說。
關鍵詞: 玉皇廟鎮 至關重要 迫不及待 農業技術員 兩極分化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