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趙虎 通訊員胡曉霞
“南邊幾個早熟品種的桃花基本都謝了,北邊的幾個晚熟品種還在盛花期,正是授粉的最佳時期。今年的桃花開得非常多,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4月7日,在通許縣咸平街道戴莊社區的桃園里,40多歲的李海強正帶領村民給桃花授粉,粉紅的桃花映著他們幸福的笑臉。
8年前,李海強在社區干部的幫助下,投資200萬元成立了果樹種植合作社,按照“黨建+合作社+農戶+公司”的現代產業模式,流轉了200多畝土地,進行大面積桃樹種植,流轉土地的村民可以長期在合作社務工。
桃園里的毛桃、黃桃有近10個品種,從5月底開園采摘到10月采摘結束,采摘期有四五個月。
“桃子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大家都很喜歡。每年夏天,俺都帶著孩子來摘桃。在園子里隨便品嘗,價錢也不貴。”村民陳國勝一邊給桃樹澆水,一邊向記者介紹桃園的情況。
“每年吸納20~50名村民來桃園務工,包括10名脫貧戶。根據工作量大小,每人每天70~100元。采摘時按小時計算工價,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李海強說。
進入盛果期,200多畝桃園產量高、銷路穩,年收入200多萬元,純利潤70多萬元——“桃花經濟”助力戴莊社區在鄉村振興路上闊步前行。
“接下來,俺想立足社區自身優勢,將特色產業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通過舉辦桃花節、發展采摘園、農家樂等運營模式,加快農旅發展,吸收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聚能賦力。”李海強展望著美好的未來愿景。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