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舞團經典舞劇《水·問》將于3月12日在廣州大劇院帶來兩場演出。《水·問》由著名現代舞藝術家高艷津子創作、編排,由北京現代舞團頂尖舞者出演,是該團代表作之一。作品面世以來,與不同藝術形式形成了交流和對話,吸引了眾多文化藝術界人士到場觀看,獲得崔健、譚維維等明星力薦。
在“流動”中創作,與不同藝術碰撞
2007年,北京現代舞團藝術總監高艷津子受荷蘭國際舞蹈節委約,創作了40分鐘作品《世界女人》,這正是《水·問》的前世。2018年,《水·問》作為北京現代舞團全新獨創劇目正式立項后,榮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當年7月,在舞團與紅磚美術館共同出品的特別展演“形隱·不離”項目中,《水·問》作為主要舞作跨界碰撞了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的裝置藝術,引起文化藝術界強烈反響。同年10月,《水·問》又受邀赴敦煌演出,在大漠中與自然對舞;11月,《水·問》以劇場版形式在北京二七劇場首演。
舞者在寒冷水霧中發起對生命的追問,伴著富有靈性的音樂,將技巧融入自身體驗……《水·問》是在流動中創作,在不同相遇中生長,與人、物、自然發生無止境對話。作品大量調動舞者們用想象力和意念舞蹈,比如要求舞者想象整個舞臺就是一條寬大河流,舞者身體從河深處浮現,河流的靜與動、水中游走的生命體,都成為舞動起來的緣由。
該劇曾獲得一眾明星力薦,崔健評價:“現代舞和音樂一樣,你要不在現場,你是感受不到它的力量的。聽見演員身體摔在地上的聲音,搖滾樂都沒有這么觸及靈魂的聲音。”譚維維也稱贊道:“我被舞者身上散發的強大生命力打動。”姚晨說:“它像一面鏡子,照見每個人的內心,讓我找回了丟失已久的一種感動。”
在“水”中尋找,與生命體驗對應
貴州出生的高艷津子,很早就在國際舞壇成名,其作品被評價為“具有濃郁的東方色彩,且變化多端,舞臺呈現總是超越想象”。她帶著北京現代舞團走向國際,在歐美主流劇院演過上百場專場,讓該團成為“中國最卓越的現代舞表演團體之一”。
高艷津子善于從東方文化與自我經驗中汲取創作營養。2004年,她與劉索拉合作表現母女兩代情感的《覺》,并與母親同臺演出。2006年,她接受威尼斯雙年展委約創作現代舞劇《三更雨·愿》,作品也成為此后北京現代舞團屢演不衰的經典。近年代表作還有《談·香·形》、《花間十二聲·二十四節氣》、《十月·春之祭》(與崔健合作)、《十二·生肖》等。
《水·問》以舞蹈呈現水的不同形態,與人的生命體驗形成對應:我們遭遇困境,就像被漩渦裹挾;我們站在峰巔,就像一朵卷起的浪花,終究還會落下去。高艷津子覺得,舞者們“在古老、鮮活、流動生命的情緒里面,觸發自己的某一部分和溫度,讓自己的生命和宇宙合并在一起”。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如此評價該作品:“《水·問》是心靈之問,中國有思想的現代舞者,把這樣的一種思想化作事件性的動作,將被記載在中國舞蹈發展日歷上。”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