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晚,由南京藝術學院出品的大型原創音樂劇《茉莉之音》在江蘇大劇院歌劇廳首演,熟悉而多變的“茉莉花”給觀眾帶來美好的音樂享受。該劇作為江蘇藝術基金2021年度資助項目,由江蘇省文聯主席章劍華擔任編劇、藝術總監,國家一級作曲家、演奏家卞留念為作曲、音樂總監。在導演姜孝萌看來,《茉莉花》對學音樂的學生來說是“人生第一課”,“小時候認為它很簡單,年紀大了,會覺得它意義重大。歌唱家褚云霞唱了那么多版本的《茉莉花》,它可以代代傳承下去。”
卞留念寫了七八十段“茉莉花”音樂
“春天來啦,希望來啦,茉莉花開,希望滿滿……”當晚,運河兩岸縈繞著茉莉的芬芳,劇中女主人公小芳及其后代帶來不同版本的《茉莉花》,給觀眾帶來美妙的音樂享受。不僅有融合創新元素的《茉莉芬芳》,也有原汁原味的《茉莉花》,就連《圖蘭朵》詠嘆調《今夜無人入睡》,在劇中也有原版和改編版兩種不同呈現方式。
該劇以江蘇運河之畔,改革開放、實現小康為時代背景,寫茉莉花音樂的故事。將人生線與音樂線相結合。寫小芳等人對傳統音樂的熱愛、保護、傳承,也寫茉莉花音樂的產生、演變,以及如何走向國際舞臺,如何具有生命力。兩條線索展開過程中,以一張曲譜貫穿其中,把故事與時代,人物與音樂有機勾連起來。
曾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式音樂總設計、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音樂總設計、南京青奧會開閉幕式音樂總監,并多年擔任央視春晚音樂總監的南京音樂人卞留念表示,音樂劇《茉莉之音》見證了《茉莉花》音樂的誕生與發展,以及如何走向國際舞臺,煥發新生命的過程。
每當“茉莉花”優美的旋律飄過人們身邊時,總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芬芳直入心底。“為江蘇寫一部都市音樂劇,一直是我兒時的夢想,希望通過這部音樂劇能夠展現給大家一個充滿魅力而又幸福美好的現代江蘇,進而體現江南水鄉的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讓我們把《茉莉花》的旋律一代又一代的傳唱下去。”
此次圍繞“茉莉花”,卞留念創作了七八十段音樂,采用不同的配器,光歌曲就有45首,背景音樂也有30多段,在三個月的時間里根據劇中不同角色形象系統呈現。卞留念表示,“章主席的詞拿過來,我們溝通磨合很順場,但音樂劇創作的過程還是前所未有的困難,帶來很大挑戰。比如一部音樂劇必須要有獨唱、對唱、合唱、輪唱等多種形式,民族音樂也要有流行、美聲等各種音樂元素,每個角色的音樂形象都要既鮮明又一以貫之,才能讓大家記住。總體風格,既要有水鄉特質,還要符合現代人的欣賞習慣。”
章劍華先后出版長篇紀實文學《故宮三部曲》《大江之上》《世紀江村》等個人專著,《故宮三部曲》獲得中國徐遲報告文學獎和江蘇紫金山文學獎,并被改編為電視劇《國寶奇旅》。擔任編劇和藝術總監的話劇《朝天宮下》獲江蘇紫金文化藝術節優秀劇目獎和文華獎優秀劇目獎。創作的電影劇本《問鼎鐘山》獲2020年江蘇潛力電影劇本獎。
新作把目光聚焦江蘇原創音樂劇領域,為何選擇《茉莉花》?章劍華告訴記者,“江蘇是《茉莉花》音樂的故鄉,《茉莉花》音樂深入人心,享譽全球,無疑是中國最經典的音樂作品之一。但江蘇一直以來沒有一首以此為題材的音樂劇,因此,創作這樣一部茉莉花音樂題材的音樂劇很有必要。”歷時十年編劇穿創作,章劍華特意結構了較為簡單明快的故事,“音樂劇是一種現代的舞臺綜合藝術樣式,以音樂、戲劇、舞劇為三大元素。在這部劇中,將一首耳熟能詳的經典音樂,揉進一個曲折動人而又并不復雜的故事之中。我們向世界講中國故事,承載這么一個經典音樂,講可親、可敬、可愛的中國形象,就是要用一個簡單的中國故事。”盡管首演就受到贊譽,他表示,這部劇還要不斷經過打磨,才能日臻成熟和完美。
該劇中許多故事的場景就發生在南京藝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劇系主任、導演姜孝萌介紹說,不僅章劍華和卞留念先生都是南藝校友,該劇匯聚南藝多個學院的專業力量共同創作,其背后百名演職人員基本都是來自南藝團隊,用音樂劇的藝術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力爭成為具有代表性的江蘇文化藝術名片,并推向全國及海外。
你分得清《茉莉花》嗎?
這是南藝學生的“人生第一課”
“我們這部劇也承載一個責任,就是告訴大家,什么是真正的江蘇《茉莉花》。”姜孝萌告訴記者,當下流傳著不少版本的《茉莉花》,許多人就分不清,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與“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夸”,到底哪一個才是江蘇的《茉莉花》,“其實前者才是,因分不清而鬧出烏龍的不在少數。民歌口耳相傳,受到方言影響,會有同宗同源的不同版本,但在我們心目中,江蘇的一定是最好聽的。”
劇中最后一幕,姐妹倆同時入圍了青歌賽演唱了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歌唱家褚云霞飾演的媽媽小芳也應邀上臺演唱了經典版本。姜孝萌說,“2004年我參加過青歌賽,當時確實有過此類創新和突破的提法,一些創新改編很應景,但真正流傳下來的還是耳熟能詳的原汁原味的曲目。分出高下其實不重要,在劇中安排這樣的場景,其實是想給大家帶來不同的版本的審美體驗。大家聽了好聽的歌曲,了解了茉莉花的前世今生就可以了。”
在姜孝萌看來,《茉莉花》對學音樂的學生來說是“人生第一課”,“小時候認為它很簡單,年紀大了,會覺得它意義重大,尤其對于女性歌者可以唱一輩子。你看褚云霞很小就唱《茉莉花》,唱過很多版本的,現在她已經成為很成熟的歌唱家,依然可以站在臺上唱茉莉花,所以,《茉莉花》可以代代傳承下去。”
2021年是中國原創音樂劇的元年,真正意義上擁有了明星和票房,觀眾開始推崇喜歡的劇目和演員,但市場亟需中國原創劇目,好的劇本和音樂劇編劇更是稀缺,高校有望成為為市場輸送原創力量的“孵化倉”。目前南藝也是全國為數不多,江蘇唯一一家擁有音樂劇專業學科的高校。這次演出艾莉的南藝學生就簽約阿云嘎領銜的中文版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我們現在每年都有自己的原創劇目,也期待更多的校園劇能夠走向江蘇大劇院這樣的舞臺。我們也在做自己的音樂劇實驗劇場,銜接校園和市場的中間地帶,希望這樣的孵化平臺希望對中國原創音樂劇的發展有所助力。”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