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美股盤前,是中國電商企業集體發財報的日子。總體來看,各有亮點,但表面的數據相比較以往都不再那么“驚喜”。現如今,無論是京東還是阿里,都不再愿意展露鋒芒,尤其是在利潤方面,下滑成了共同點。
作為徐雷升任京東集團總裁后的首份財報,其用一個看似較差的數據交出了三季度的答卷。但,透過數據,可以看到京東的又一次轉變,和對未來的布局。雖然利潤下滑,但超預期的營收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截至美股周四收盤,京東股價漲幅近6%,成為當天電商中概股中為數不多上漲的企業。
服務收入帶動整體增速 物流、新業務跑得更快
對于電商企業來說,持續的高速增長是不掉隊不被市場拋棄的關鍵。二季度,京東營收再次突破2000億元,達到2187億元,同比增長25.5%。從增速來看,考慮到其基數體量,京東仍處于一個較快的增長軌道。但是,相比較一季度的39%的增速來說,表現只能說一般。
根據京東財報公開的信息顯示,京東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分別是商品以及服務方面,其中凈服務收入達到327億元,同比增長43.3%,占整體凈收入的比例達到14.95%,高于上一季的成績;凈商品收入則為1860元,仍舊是京東的主要收入來源。從兩項業務的占比來看,也反映出京東從“商品”向“商品+服務”轉變尋求新增長的思路。
從業務劃分來看,京東的三大業務線都有著不錯的增長。從體量上來看,京東零售依舊是集團的營收擔當,貢獻了91%的營收,達到1980億元。不過,要從增速來看,零售業務雖然穩健,但是22.97%的增速卻跑輸整體營收增速。對比之下,物流和新業務雖然在體量上和零售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是增速卻都跑贏整體增速,分別達到43.33%和33.25%。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對于京東來說,也要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和壓力,比如上游供應鏈緊張、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包括一些突發的極端天氣等,這些不穩定因素都增加了許多未知。對此,在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徐雷表達了京東應對這些挑戰的自信,稱京東的核心能力一直是供應鏈,所以在這種動蕩的環境當中,相比行業競爭對手,我們更有能力保持業務的穩定。
連續四個季度新增用戶數增速超20%
電商行業的競爭廝殺中,用戶是各家爭奪的關鍵點,用戶的增速往往也代表著平臺當前的吸引力以及未來所能轉換的價值。轉型中的京東,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關注新用戶的增長,以及對老用戶的激活。有用戶才有未來,才有增長。無論是京東,還是阿里和拼多多,都在加大投入力度拉新。
雖然相比較阿里和拼多多,京東在用戶數上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但單獨從增速來看,京東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較2020年同期的4.416億增長25.0%至5.522億,連續四個季度新增用戶數增速超20%。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目前消費的主力人群,還是以城鎮化、家庭消費,確定性和計劃性購物為特征,但在這些新增長用戶中,下沉市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徐雷透露,從去年開始,基本上每個季度來自下沉市場的用戶都占了75%。
但是,有一點也不能忽略,環比上一個季度,京東的單季新增用戶有些乏力,而這也是拉新用戶成本水漲船高導致的。京東三季度為了拉新和激活老用戶,營銷上的投入也是大幅的增加,達到了78億元,同比增長42.3%,而這一增速也超過了營收的增速。不過,伴隨著業務的逐漸推進,這種投入轉化的效率也在提升,成本上的控制也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其中,隨著供應鏈效率和成本結構不斷優化,京喜履約成本相較業務早期下降了接近50%。
京東“虧”在哪了
和營收亮點的數據比起來,三季度,京東在利潤上的表現,卻成為這季度的“敗筆”。數據顯示,京東三季度的經營利潤為26億元(約4億美元);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損失為28億元人民幣(約4億美元),同比轉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50億元人民幣(約8億美元),2020年同期為56億元人民幣。
從財報公開的信息來看,投資損益可能要成為虧損的主要背鍋原因。京東表示,三季度凈額的減少主要是由于上市公司股權投資股價下降導致投資證券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不過,具體看業務層面,物流和新業務的虧損也不可忽視。作為集團核心業務,零售業務的營收增速雖然跑輸,但是利潤上卻扛起了大旗。對比之下,物流業務和新業務營收增速亮眼,但是虧損數據也是很搶眼。其中,新業務的經營虧損超20億元,物流業務的經營虧損也有7.26億元。對比之下,去年同期物流業務則有著8.3億元的經營利潤表現。
對于物流和新業務的虧損,其實也很好理解,對于現階段的京東來說,短期的投入換取長期的利潤轉換,是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陣痛過程。而大規模的投入也符合京東當下的一個戰略,取得的成績也是比較明顯。其中,新業務的投入擴展了京東的業務覆蓋率,進一步挖掘和激活了新老用戶。而物流方面的投入,也提升了整體的配送效率,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約1,30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云倉面積在內,倉儲總面積超過2,300萬平方米。
數據顯示,近5年,京東已經投入近750億元用于技術研發,今年雙11的順暢的購物體驗,便是其價值的體現。并且,持續的技術投入,也在后期提升了京東的運營效率,比如庫存周轉天數降至31天等。
在新的監管環境下,京東正在迎來新一輪的機遇與挑戰,但徐雷等高管也都向外界傳達出了信心。未來,對于京東來說,整體還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低利潤率運營將會是長期戰略,下一季度,不知道京東在利潤數據上又會有何“驚喜”。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