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期貨持續走高,截至發稿,道指期貨上漲1.04%,納指期貨上漲2.11%,標普500指數期貨上漲1.41%。
延伸閱讀:
美股三連漲!美財政部計劃發行債券1220億美元
在經歷了上周收盤暴跌,本周連續兩天的漲勢之后,昨日美股又集體收漲。
納指漲3.85%,報11590.78點;標普500指數漲2.21%,報3443.44點;道指漲1.34%,報27847.66點。除此之外,歐洲、日韓主要股指也集體收漲。
WTI 12月原油期貨收漲1.49美元,漲幅3.95%,報39.15美元/桶。布倫特1月原油期貨收漲1.52美元,漲幅3.83%,報41.23美元/桶。
COMEX 12月黃金期貨收跌0.7%,報1896.20美元/盎司,失守1900美元/盎司關口。
大選結果仍處在膠著態勢,以下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重點:
美財政部將季度債券銷售,提升至創紀錄的1220億美元
盡管美國大選的結果仍不確定,加之刺激法案前景也不明朗,但美國財政部周三表示,將進一步提高未來幾個月長期債券發行規模。在下周的季度再融資操作中發行1220億美元的中長期國債,為連續第三個季度刷新紀錄。
具體細節為:美財政部將在11月9日發行540億美元的3年期國債,上個月發行了520億美元債券,8月出售了480億美元債券。政府將11月10日10年期國債發行規模提高至410億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380億美元,或將11月12日30年期國債的發行規模從8月份的260億美元增加至270億美元。美財政部還表示,發債將新籌集資金611億美元。
美財政部還詳細制定了未來幾個月的計劃,以期增加20年期債券,以及到期期限在2年至7年的附息國債發行量。自2019年以來,美政府將首次增加通脹掛鉤債券的發行,并計劃擴大浮息債券的發行量。
據了解,今年出臺的有關新冠病毒的刺激計劃使美國預算赤字增加了兩倍多,在截至9月份的財政年度中達到創紀錄的3.1萬億美元。由于總統大選結果的不確定性,美政府債券收益率在隔夜和早盤都大幅下挫。截至當地時間周三上午9:30,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0.77%,低于周二的0.90%。
多個重要經濟數據公布
昨日,多個重要經濟數據公布,表現參差不齊:新西蘭公布該國第三季度失業率為4.00%,低于預期值5.4%;德國10月綜合PMI公布值為55,高于預期值54.5;英國10月制造業PMI錄得53.7,高于前值53.3和預期值53.3。
美國10月ADP就業人數增加36.5萬人,但低于市場預期,這一數據的前值為增加74.9萬人,預期增加65萬人。ADP就業數據公司表示,盡管就業崗位增速步伐放緩,但所有行業和崗位的規模都在增長。
石油方面,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下降800.1萬桶,預估為增加89萬桶。EIA數據顯示,美國至10月30日當周EIA原油庫存下降799.8萬桶,預期增加89萬桶,原油出口下滑120萬桶/日,創下1月以來最大跌幅。
投資者與大選中的市場
在近日的推文中,《國際金融報》曾提醒投資者,大選對于市場的影響是充滿不確定性的,短期投資也是不明朗的。路透社引用了過去78年的數據,表明在美國大選中,政權的更迭與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長期變化沒有太大關系,所以投資者不必過度擔心選舉會對市場和股票價值產生長期影響。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師戴維·凱利(David Kelly)表示:“我認為人們高估了政治對投資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更有經濟專家預測,選舉結果都將利好股票。
同時有投資者稱,無論誰贏得美國大選,黃金市場都將受益,尤其是黃金礦商。
據CNBC報道,加拿大最大的信用合作社海岸資本的首席信息官詹姆斯·拉斯特(James Rasteh)表示,黃金的穩固是由于美國可能會采取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造成的。美國或許將印制數萬億美元,這些舉措最終都會對黃金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而無論是誰當選,美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幾乎都是相同的。
拉斯特還解釋說,黃金開采商現在正在籌資來挖掘新的黃金,而在十年后,黃金產量將比今天減少50%。現在,黃金市場的資金正流入主要礦商主導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拉斯特評價其是一個“極度匱乏的部門”。因此,投資者現在正在注力投資具有長期儲備能力的小型金礦商,激進的投資者還可以將其出售。
同時,今年世界主要的黃金庫存顯著增加:加拿大的巴里克黃金(Barrick Gold)漲幅超過46%,而總部位于美國的全球最大的黃金礦業公司紐蒙特(Newmont)漲幅超過48%。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左右能源市場
昨日,在大選結果還未確定之時,美國正式成為第一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國家。目前,美國是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自1990年以來,該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了50億噸,是造成地球變暖的主要因素,美國對待氣候和能源的態度將影響到全球的排放量。
“未來10年將真正決定未來。”國際氣候政治中心(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tics Hub)美國主管奧爾登·邁耶(Alden Meyer)表示,目前,世界各國領導人加大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歐盟上個月支持了一項具有約束力的2050年氣候中立目標。在過去的六周里,中國、日本和韓國都致力于實現碳中和經濟,有189個國家仍致力于《巴黎協定》。
能源市場和地緣政治息息相關,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專家推測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或大幅下降,這些能源將更具有競爭力,而且往往比化石燃料能源便宜。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