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蘋果期價借勢上沖至8300元/噸高點后,期價一路震蕩下行,近期更是上演了“五連陰”。10月27日收盤,主力合約2101報收于7429元/噸,下跌156點,跌幅達2.06%,成交24.73萬手,持倉15.58萬手。
多位分析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由于近期供應端急售心理增強,蘋果庫存有所提升,在需求未有顯著改觀的情況下,期價持續下探。四季度來看,蘋果入庫量將超預期,雖然進入消費旺季,但整體供應過剩格局要謹慎,短期還是要偏空看待。
主力合約失守8300元關口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蘋果期貨主力合約2101走勢來看,十一長假后,期價短暫創出8400元/噸新高后,整體維持在8300元/噸至8400元/噸之間震蕩,然而在最近一周時間里,期價持續下探,近五個交易日更是翻綠收盤,目前期價下探至7400元/噸關口。
徽商期貨農產品分析師洪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國慶長假后,蘋果期價出現短暫大漲,其原因在于產區晚熟蘋果開秤價格超預期,且今年陜西主產區蘋果質量是偏好的一年,價格上漲也屬合理,不過,蘋果期價在近期未能保持較強走勢,并創出“五連陰”格局,而下跌的原因在于多方面,例如主產區一直有訂貨傳統,但隨著產量較少的優質果逐漸賣完,次優產區貨量逐漸供應,高價難以維持。同時,產銷價格倒掛,但蘋果是非必需品,產區漲價很難倒逼銷區價格保持同等水平。
洪敏補充表示,山東產區素有“跟漲不跟跌”的傳統,但是今年山東產區蘋果增產,且片紅果繡問題嚴重,跟漲顯然并不理智。整體來看,目前蘋果入庫量超過去年同期,且仍然在積極入庫當中,總入庫量或超預期。
五礦經易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張正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10月20日后,蘋果期價持續回落,目前更是創出“五連陰”,原因在于近期果農急售心理加強。隨著入庫接近尾聲,客商采購積極性較低,現貨價格呈下滑態勢,且從目前產地情況來看,新果供應市場銷售量下滑了30%左右,預計今年將有大量蘋果被動入庫;目前西北地區入庫基本與去年持平,山東入庫量預計將超去年同期水平,預計后續現貨收購價仍有下滑空間。
從基本面來看,受節日消費提振,10月份山東蘋果開秤價格高于市場預期,同時,主產區優果率下降,蘋果現貨價格始終保持大幅上行態勢,隨著需求端直接走貨不暢、消費下降,現貨市場價格上漲持續性停止,疊加其他水果開始大量上市,且價格低廉,對蘋果價格沖擊較大。蘋果期價盤面走出“五連陰”,分析人士認為后期仍有下跌空間,短期支撐位關注前期低點7200元/噸附近。
專家建議四季度逢高拋空
事實上,蘋果供需格局長期處于供過于求狀態,深加工產業鏈也較短,出口所選用的蘋果也與期貨標的不一致,因此,國內市場供應只需看國內產量即可,需求則看鮮食消費。
洪敏介紹說,目前西北地區庫外貨源已經很少,此前果農心理預期高,降價銷售難度較大,持續入庫過程中,冷庫存儲量比預想要高,且后期還在持續入庫中。從需求端來看,當前蘋果需求受到其他水果供應一定壓制。四季度來看,預期蘋果入庫量超預期,整體格局要偏空看待。今年大概率不會出現庫存積壓情況,年前備貨階段或許會有一波季節性反彈,但是節后高價去庫存難度就會很大,預期10月份和11月份仍然維持弱勢震蕩下跌格局,12月中下旬可能會有一波反彈,春節后延續下跌走勢。
今年以來,天氣面對蘋果產量帶來一定影響,但總體呈點狀、片狀分布,并未出現大面積受災情況,整體來看,全國蘋果總產量較去年減產幅度有限,預計仍維持在4200萬噸左右。與此同時,疫情對蘋果消費影響仍將延續,今年蘋果消費將小幅下滑,全年消費量預計在3850萬噸左右。目前我國蘋果產銷格局整體仍處于供大于求狀態,且隨著蘋果種植面積擴大,預計未來幾年將維持供大于求格局。
張正認為,四季度是新果上市時期,今年雖開稱價高于市場預期,但下游消費并未出現明顯好轉,在短暫上行后蘋果期價會拐頭向下。在整體供需格局偏弱疊加消費下滑情況下,預計國內四季度蘋果期價仍將偏弱運行,建議蘋果2101合約逢高拋空為主,2105合約為年后合約,春節后隨著需求恢復,后續有走強可能,但四季度建議整體仍以逢高拋空思路對待。
關鍵詞: 蘋果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