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住宅造樓機和下掛式液壓布料機,讓在百米高空的建筑施工如履平地,大樓實現4天蓋一層樓的速度;在電腦上輸入鋼筋長度、彎箍角度,點擊開啟按鈕,機器能將一根根鋼筋依次由條狀彎成方形;手指輕輕一點,管理人員在1分鐘之內就能知道構件的工序圖紙、標準工藝、物料清單、生產工時、成本等,實現生產全過程精準管控……
得益于中建三局科創公司建立的特色智能建造體系,武漢硚口易家墩項目投入使用了30余項智能建造技術,在節能環保、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以及工人作業環境等方面都有重大提升。
硚口易家墩項目建筑面積達32.69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7棟超高層住宅,4棟高層住宅,1所幼兒園及配套建筑,其中超高層住宅45層,高131.55米。該項目技術負責人向陽輝表示,項目在3棟樓上共投用了4臺住宅造樓機,隨著造樓機的爬升,各項工藝逐層進行,從下到上形成工廠流水線,逐層完成鋼筋綁扎、模板支設、混凝土澆筑、門窗安裝、抹灰裝飾等多工序、多工種的流水化作業。
造樓機上還配備了形似抓娃娃機的智能機器人。該機器人以建筑信息模型(BIM)為基礎,可智能規劃布料路徑,無需人工扶泵,和常規施工相比減少人員一半以上。
這只是建筑業高效智慧化轉型的一個縮影。該項目經理魯愛國表示,進場前,項目部聯合設計單位利用BIM技術開展建筑性能模擬分析、各專業碰撞檢測、機電管線綜合等,BIM工藝貫穿施工全程,提升了后期施工生產效率,降低了建造成本,確保建造質量。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