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年深圳市兩會期間,多名人大代表對進一步完善深圳社康中心建設提出建議。有代表建議,以街道為單位,高標準建設一家重點社康中心,輻射全街道,力求使居民小病不出街道。
市人大代表許少瓊提出建議,在每個街道高標準建設一家重點社康中心。此外,在現有的社康中心補強相應硬件設施,以便社康中心提供充足的設備為轄區有需要就醫的居民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醫院的就醫壓力。許少瓊還建議,在現有的社康中心加強專科建設,并出臺舉措緩解社康運營壓力。
市人大代表許明炎建議,在未來中國人口面臨老齡化的情況下,更應該考慮社康在醫療健康服務體系中的位置,“尤其是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此外,許明炎認為應該積極鼓勵民營力量,結合民營醫療資源建設醫療服務體系。
市人大代表李繼朝表示,按照《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機構設置標準》,深圳正在推進社區醫院、社康中心、社康站多層次、多元化、便民化、設施和設備等標準化建設。社康中心的進一步完善,對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有著重要作用。
李繼朝表示,深圳一直在社康機構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要落實這項服務,讓家庭醫生真正為簽約家庭提供首診服務作用,建議深圳相關部門可參照國家2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制定社康中心家庭醫生服務包清單和定價表,讓家庭醫生真正起到為簽約家庭提供首診服務的作用。李繼朝提出,當前家庭病床服務管理需要和社康中心的服務結合,結合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由社康中心為主來完成家庭病床的建設和管理。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