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設是推動區域戰略發展的強勁引擎,是實現民生幸福的重要載體。2022年以來,在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管委會的領導下,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緊扣“雙區”建設、“雙改”示范重大戰略,以新擔當、新作為奮力奏響深汕交通高質量發展強音。
【資料圖】
深汕灣畔,一幅交通引領大發展、承載大民生,推動村美民富的生動畫卷,已徐徐展開。
重大項目連獲攻堅成果,打開對外“窗口”連接世界
作為深圳建設國際航運中心重要戰略節點和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2022年以來,小漠國際物流港對外貨運物流接連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拉動深汕經濟大發展的強勁動力。
2022年4月1日,汽車滾裝船“長祥隆”裝載336輛比亞迪“唐”純電動汽車運往上海港,小漠國際物流港汽車滾裝正式啟航,開啟了以重大交通項目支撐城區產業升級的新征程。12月23日,小漠國際物流港實現口岸開放,開啟合作區雙循環“新窗口”。據統計,2022年,小漠國際物流港散雜貨吞吐量實現52.46萬噸,集裝箱吞吐量83768標箱,吹響了深汕打造“華南汽車出口滾裝樞紐港”的新號角。
2023年新年伊始,港口發展再迎來新發展里程碑——小漠國際物流港正式開通了“小漠港-波斯灣”汽車船班輪航線,迎來了汽車滾裝外貿首航。215臺吉利純電動汽車搭乘國內最大汽車船“玉衡先鋒”號滾裝輪,直接開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中東波斯灣,實現了深圳市汽車滾裝外貿首航,為建設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打下堅實的物流基礎。
首條汽車船班輪航線的開通,開啟了深汕對外經貿往來的新窗口,不僅豐富了小漠國際物流港業務形態、拓展了通達范圍,還填補了深圳港在汽車滾裝方面的空白,在加快構建深圳港整車進出口雙通道,打造輻射華南、通達全球的整車進出口業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小漠港的“揚帆”,加速了深汕打造世界一流汽車城的步伐。當前,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全域、全產業鏈、全要素規劃建設深汕汽車城。據了解,作為深汕汽車城龍頭項目,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一期項目已實現部分投產,二期項目也已于2022年9月開工建設,總投資250億元的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一期、二期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1100億元。
為全力護航世界一流汽車城建設,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加快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四港五站”“五鐵五高”“五橫六縱”的立體交通體系,以交通一體化助推區域發展一體化,“通”向世界一流汽車城。
截至目前,廣汕鐵路合作區段最后一條隧道三凸嶺隧道貫通,赤石特大橋實現合龍,迎來全線鋪軌,深汕高鐵全線動工,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深汕段實現深汕隧道、圓墩一號隧道、圓墩二號隧道全部貫通,各大交通建設項目不斷取得新突破,全面優化了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空間架構,有力支撐了深汕邁進大開發大建設的關鍵階段。
城鄉道路持續“提檔升級”,打造現代化田園都市
要致富,先修路。完善通達的交通安全設施,是支撐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深汕打造現代化田園都市的重要硬件基礎。2022年,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持續推動城鄉道路“提檔升級”。全年,實施13.8公里農村道路暢通工程,解決紅羅畬族村上紅段拓寬,小漠鎮旺漁村新漁線、新風路和深汕海洋智慧港等重點路段歷史遺留問題;實現管養范圍內砂石路“清零”,轄區14座四五類危橋全面“銷號”,完成8座道路危險邊坡綜合整治,充分發揮了交通在服務深汕農業生產轉型、鄉村治理完善等方面的先行作用;開展G228國道非改擴建路段“白改黑”專項整治,設置獨立路權的非機動車道,有效提升國道通行安全。
四通八達的城鄉道路宛如一條條舞動的彩帶,穿越于千萬居民家、田間地頭、產業園區之間,串珠成線、聯網成片,帶動了百業發展,成了當地群眾的“發展路”“幸福路”“致富路”。
危橋改造是保障群眾出行安全的民生工程,一頭連著群眾期盼,一頭連著鄉村振興。2022年6月,深汕特別合作區最后一座危橋南門橋改造工程竣工,標志著轄區內四五類危橋全面清零。據了解,深汕特別合作區共有公路橋梁52座,其中原有四、五類危橋14座,從2019年開始,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將危橋治理納入“四好農村路”一期、二期工程,下大力氣進行集中整治。危橋的清零,讓群眾出行更加安全,農村公路運輸網更加暢通,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此外,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還下大力氣開展道路危險邊坡整治,2022年,深汕特別合作區內的圳美綠道下北邊坡、S12986邊坡等8座危險邊坡相繼完成綜合治理,全面消除安全隱患,為防災減災擰緊了“安全閥”。
日前,隨著沙浦橋至養殖場道路硬化工程正式完工,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管養范圍內的45條、總長約42公里的砂石路至此全部清零。歷時三年的砂石路“清零”工作,讓深汕農村道路面貌煥然一新,從“晴灰雨泥”的土路、砂石路,到直通家門口的水泥路、柏油路;從滿足出行的鄉村公路,到帶動發展的“旅游公路”……一條條等級公路在這塊土地上舒展,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長、越走越好。
鵝埠鎮紅羅畬族村上紅段為村內主干道,原是一條塵土飛揚的砂石路。“這條路只要一下雨就泥濘不堪,還有大大小小的積水,每次經過都要小心翼翼的,很容易滑倒。”在和村民的溝通中,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了解到這一情況,該路路面坑洼不平,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水四濺,不僅村民日常出行、生產生活不便,也極大地阻礙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民有所呼,政有所應。
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結合道路實際和群眾反映內容,現場出具整治方案,利用晴好天氣搶抓工期,在一個月內完成了上紅段南坑尾砂石路硬化工程。面對平坦整潔的便民道路,紅羅畬族村居民交口稱贊,村委為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送來了錦旗,“‘路通萬家,情系百姓’——這面錦旗代表了我們全村居民對你們的深深謝意!”村干部真摯地說道。
黝黑平整的路面開闊舒展,交通標線清晰明了,兩側鋪滿藍色地坪漆的非機動車道明亮醒目,機動車、非機動車各行其道,有序通行,今年以來,深汕管理局推動G228國道赤河廣場至旅社路口段約10公里道路維修整治,對裂縫、坑槽等病害進行全面處理,對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
為確保瀝青鋪攤平整,提高居民行車舒適體驗,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秉持“創新引領發展”的理念,勇于探索和嘗試,首次應用數字化智能控制技術和超薄瀝青,切實提升了道路科學管養水平和施工效率。“這條路不僅看起來更靚了,而且走起來非常順暢,讓人感覺很舒心,真贊!”“新修好的路走起來就是‘絲滑’。”國道修好后,不僅群眾的日常出行變得更加安全暢通,而且將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實現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讓這片紅色沃土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交通服務供給質效躍升,擘畫深汕高質量發展藍圖
持續提升交通服務供給水平,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推動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落腳點”。2022年,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完善結構優化、一體銜接的設施網絡,擴大多樣化高品質的交通服務供給,實現供給質效躍升,全力構建深汕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為給居民提供舒適便利、新穎有趣的慢行交通體驗,提高綠色出行比例,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以試點示范為抓手,以“繡花”功夫提升道路設施建設水平,積極探索道路養護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運用,加強標準化、精細化慢行系統建設和整治。2022年,深汕首段風雨連廊投入使用,這條風雨連廊位于大同路,實行“建成一段,開放一段”,“有了這條連廊,我們再也不怕夏天日曬,也不用擔心大風大雨了!”“這條人行道還會吸水,不用擔心踩水坑了。”居民們生活出行更加便利,開心不已。
該連廊設計新穎獨特,結合廣東氣候全年高溫、夏秋多臺風暴雨等特點,設計了不透光款式,外觀設計簡潔大方,整體采用莫蘭迪灰色調,頂板底部設計了十二星座元素燈光效果,在實現連廊遮陽擋雨的基礎功能之余,也增加了趣味性和觀賞性。每當夜幕降臨時,連廊頂板底部的十二星座元素燈光既夢幻唯美又富有科技感,過往行人紛紛駐足拍照欣賞,成為深汕的新晉網紅打卡點。
南山嶺是深汕一條歷史悠久的古道,沿途遍布古樸蒼郁的千年古榕、二級文物古跡壯帝居、南宋抗元名臣陸秀夫和文天祥丞相紀念碑等景點,順著石徑往上走可以看到遠處的農田、大海、天空,海天相接,風景這邊獨好。這條古道坡度適宜、徒步難度不高,往來僅需一個小時左右,是群眾親近自然、懷古詠史的好去處。
2022年,市交通運輸局深汕管理局將南山嶺古道停車場附近至登山步徑入口處約200米農村路升級改造為健身休閑步道示范段,古老的鄉間小路煥發出“新”生機,成了一道亮麗風景線。“從短視頻平臺知道了這條古道,趁著周末過來登高望遠、親近自然,周邊道路建設得很好、有特色,很適宜游玩。”“家門口也有了旅游區,看到古道開發利用、家鄉日新月異,我們干事創業的信心更足了。”慕名來到南山嶺古道的游客來來往往,返鄉創業的青年人也將越來越多。
孩子的通學路牽動著每個家庭的心。以往,在深汕特別合作區,由于公交系統不發達,接送學生上下學成為很多家長的困擾。近兩年,通過交通部門的規劃和實施,目前合作區所有行政村都已經開通了公交助學專線,保障孩子上下學出行便捷和安全。據深汕巴士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已經開通27個公交助學點,覆蓋所有行政村,“溫暖”了1200余名孩子的上學路。從“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抬腳上公交、安全又舒心,交通的改善,生活的提高,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