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骨髓庫里,保存著總計超過313.3萬人次志愿捐獻者的資料,因為配型困難,目前干細胞捐獻例數(shù)14231,比例約為千分之四,南方醫(yī)科大學深圳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00后護士曾彥翰有幸成為其中一員。近期,他在深圳捐獻造血干細胞,將移植給一名幼童。
(相關(guān)資料圖)
加入中華骨髓庫
12月12日-13日,深圳,暖洋洋的病房內(nèi),一根細針插進21歲曾彥翰的雙手里,鮮紅的血液緩緩流出,經(jīng)過機器的處理后,造血干細胞將被提取出來,送往某個地方,移植到另一個陌生的身體里,拯救一個陌生的生命。曾彥翰因此成為深圳工作站第579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奇妙的緣分最早源于2019年。那時候曾彥翰剛滿18歲,高考結(jié)束后,稚氣未脫的他選擇以一次獻血來紀念自己的成人禮,獻血時,工作人員問他:“要不要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志愿者?”得知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自身沒什么影響,但卻可以拯救他人生命,18歲的曾彥翰想都沒想就答應(yīng)了。
被通知“配上了”
加入骨髓庫,并不等于捐獻。要知道,目前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的概率為幾萬至十幾萬分之一不等,每一位自愿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都將面臨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漫長等待期,曾彥翰也不例外。他從沒想過,2019年做的一個決定,會在三年后有結(jié)果。
2022年10月底,曾彥翰接到了中華骨髓庫一名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告訴他,他留存在中華骨髓庫里的樣本初步配型成功了,有沒有意愿繼續(xù)提供幫助?然后將捐獻流程及案例都發(fā)了過來。
仔細看過這些資料后,曾彥翰心里隱隱有些擔憂,不知道應(yīng)不應(yīng)該答應(yīng):“我還在試用期,會不會影響工作?”他擔心的是,自己剛?cè)肼毮厢t(yī)大深圳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業(yè)務(wù)還尚未完全熟悉,眼下大家都各有各忙,一旦答應(yīng)捐獻就得請假,領(lǐng)導(dǎo)會同意嗎?
雖然有些拿不定主意,但是曾彥翰還是先答應(yīng)了:“等真正配上了再說吧。”于是,他誰都沒告訴,悄悄地配合中華骨髓庫的工作,做進一步比對。
完全匹配的消息最終在11月底確定了下來。深圳市血液中心發(fā)來了一份文件,確認曾彥翰的造血干細胞與一位等待移植的血液病患者相配合,體檢也順利通過,希望單位能準許他的請假,使他安心完成捐獻。
拿著這份文件,曾彥翰找到了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劉相辰、護長林秀萍,小心翼翼地提出請假要求。兩位“家長”一聽,先是驚訝,后表示“全力支持”!劉相辰夸他“大愛無疆”,林秀萍護長對他說“放心去,別擔心工作!”醫(yī)院安排他帶薪休假,讓他安心捐獻。
受助者是個孩子
12月8日,曾彥翰開始進院捐獻前的準備和用藥,12月12日-13日完成采集。
由于造血干細胞捐獻遵循“雙盲”原則,曾彥翰并不知道對方是誰。他也曾設(shè)想過受捐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是不是等了很久很久,才等到這個機會?而最后的決定權(quán)就在他手上,“自己只要付出這么一點點,就能幫助TA,是一件很酷很酷的事情。”曾彥翰說。
隨后,他收到了工作人員轉(zhuǎn)交給他的,來自受捐者的一封信,原來,受捐者是個小孩子!看完最后一句“xiexie大哥哥(大姐姐)”,直接破防了!“你看TA他那么小,字都還不會寫,就跟電視劇里演的一樣,那種感覺無法形容!”曾彥翰發(fā)自內(nèi)心地希望TA好好長大,“后續(xù)的手術(shù)和治療少點痛苦”。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