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南都訊 記者張艷麗 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深圳機場保稅物流中心(以下簡稱,機場保稅中心)一、二線進出口貨值總計211.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4.5%。其中,一線進出口貨值18.5億美元,同比增長37.6%,在全國已封關運行的85個保稅物流中心中位列第一。目前,深圳機場正加快推進保稅中心提容改造項目,兩期改建工程完成后,設施規模有望達到15萬平方米,為現在的近三倍,一、二線進出口貨值有望增加至超300億美元/年。
實現“空港+保稅”的港區一體化聯動
記者了解到,作為服務臨空產業經濟的海關特殊監管場所,機場保稅中心自2010年封關運作以來,業務量保持穩步增長。截至目前,機場保稅中心已累計實現進出口貨物總值超1700億美元,年進出口貨值從2011年的49億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37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10%,較好地滿足了空港臨空保稅功能需求。
近年來,機場保稅中心不斷完善保稅業務通道體系,已建成與海陸空鐵全類型口岸進出境、與國內各主要保稅區域“倉到倉”流轉、與上下游工廠高效配送的立體化業務網絡,可開展“一日游”、集中報關等共12大類業務。
“依托機場口岸優勢,我們實現了‘空港+保稅’的港區一體化聯動。”據機場保稅中心運營單位深圳機場現代物流公司總經理劉建勛介紹,通過實施“通關一體化”“艙單分撥”等便利化通關模式,機場保稅中心與深圳機場以及國內多個機場間均可以實現貨物高效、順暢流轉。
目前,機場保稅中心港區一體化聯動模式已推廣至前海、南沙等多個區域內重點綜合保稅區,實現了機場空運資源大灣區共享,更多貨物可通過“空港+保稅”的聯動模式,經深圳機場口岸快速進出。同時,機場保稅中心還打通了倉儲資源跨區域流轉通道,與珠三角、長三角等區域內共16個保稅區域間實現“倉到倉”流轉,為生產加工企業各類產線物料跨區域自由流轉、降本增效提供便利。
為國內超1000家加工制造企業提供保稅倉儲及配送服務
據了解,機場保稅中心完善的業務體系吸引了一批現代供應鏈物流企業入駐,中心內13家保稅物流企業為國內超1000家加工制造企業提供保稅倉儲及配送服務,其中世界500強企業超過30家。從產線訂單下達到物料由機場保稅中心送達產線,最快僅需2小時,幫助加工制造企業實現“零庫存”運作。
“目前保稅中心可以根據企業需求,實現產、供、銷全鏈路上各環節的配套服務。”劉建勛告訴記者,機場保稅中心具備了區域產業發展所需的所有保稅物流相關政策功能,能滿足企業保稅倉儲、出口退稅等共10大類功能需求,實現產業“剛性需求”全覆蓋。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