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群野外生活的快樂小兔子,有一天領地闖入大灰狼,我們利用地形和九轉十八彎的技巧來逃過追捕……”在深圳市福田區教科院附小操場上,學生們在體育老師生動的故事牽引下開始進行“狼追兔子障礙跑躲練習”,熱鬧的訓練氣氛為寒冷冬日增添了不少暖意。
【資料圖】
這是深圳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學科智慧體育公開課展示的現場,學生在訓練中通過佩戴的智能手環,將訓練數據實時回傳至體育教學智慧系統,供體育專家進行評估、把脈。
此前,福田區教科院附小獲評教育部“2021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獲評以來,學校智慧體育進展如何?近日,深圳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學科智慧體育公開課展示暨教育部智能體育學生數據分析與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教學研討活動在福田區教科院附小舉行,來自智能體育共同體項目的學校校長、負責人以及體育老師們相聚云端,共同為學校把脈、建言獻策。
智慧+游戲,體育課這樣“變”
在福田區教科院附小體育館內,李宛倩老師帶領二年級孩子一起學習《羽毛球球性練習》。課前采用情境式教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孩子們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教師的引導讓每位學生參與到小組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中,以比賽為核心,在賽中學,學中賽,享受在運動中的快樂,更好地讓學生體驗體育活動和體育課的樂趣。操場上,黃奔老師則帶領四年級孩子進行“障礙跑:奔跑跳躍大逃狼”,利用兔子與狼追趕引出障礙跑。
福田區教科院附屬小學黃結根副校長向與會領導、專家教授以及教育同仁進行智能體育學生數據分析與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階段性成果匯報。他表示,教科院附小積極探索“雙減”下教學提質提量的新路徑,基于AI賦能背景下數據驅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構建“研、學、融、創”四維教學模式。從教學內容研究到重點著手教與學方式轉變的創新實踐,為同行提供一個可借鑒、可參考的模本。
據悉,作為首善之區的深圳市福田中心區,教科院附小、華富中學、福華小學等學校持續投入約95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智慧體育校園建設,實現數據采集基站全覆蓋,運動數據采集自動化,包括:配齊一個年級學生數量的運動心率采集臂,提供可視化儀器設備讓運動數據可視化,提供數據交互終端設備,實現體育課堂實時數據交互等。
新課標下智能化體育與健康教學應遵循怎樣的理論與實踐?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黃鎮敏研究員指出,體育課堂應該“精講多練”,讓學生充分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幫助學生導入技能。
吳鍵:深圳數字化教育走在全國前列,福田做了很好示范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表示,深圳數字化教育走在前列,尤其福田區做了很好示范。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推進教育數字化,教育部也推出了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計劃,未來教育改革必須走到這方面來。福田區在各方領導指導下,選擇了智慧學校體育的路徑,并一直沿著該路徑前行,福田體育智慧化的未來很可觀。希望深圳或深圳福田區在數字化教育轉型道路上,學校體育能走在前列,同時,福田區教科院附小作為全國小學里唯一一個智能學校體育教學牽頭單位,能成為深圳福田體育教學數字化的典范。
此外,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體育教研員肖建忠教授就信息化技術與學科融合,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強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提高課堂監測等方面提出建議。
上海體育學院博士生導師、廣州體育學院原研究生院院長韓會軍教授結合國家文件對信息化背景下體育課堂教學提出了明確具體的指導意見。韓院長指出應從課堂教學內容、組織教法、評價方式三個主要方面進行改革,關注學生的“學、練、賽、評”,引進現代信息技術構建體育課堂。
李小偉:智慧體育首先要讓孩子們覺得好玩
資深媒體人李小偉認為,智慧體育首先要讓孩子們覺得好玩!在未來體育教學中,如能讓廠家研制出像游戲一樣闖關的體育器材,如羽毛球拍到幾次后,能叮咚一聲過關了,將能讓孩子真正參與進去。他其以自身運動員的經歷表示,非常渴望在訓練中有工具告訴自己訓練準確性。他也表示,“共建共享”非常重要,隨著智慧教育的發展,希望福田區教科院附小能將經驗加以總結,讓更多不發達地區汲取其經驗智慧。
資深媒體人、攝影家吳峻進行了體育教學攝影經驗分享,講述了他用影像記錄、看生活軌跡,傳播體育精神的案例。在他看來,健康學科是通過體育實施,智慧體育是豐富知識、強化體教融合的保障。要做到各校做到班班有活動,周周有比賽,月月有領獎,讓體育助力學生健康全面成長。
活動由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廣東省小學體育與健康教研基地和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等學校協辦。中央電化教育館、中國教科院、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深圳市教科院、福田區教育局、福田區教科院、上海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等單位相關領導、專家出席會議。
責任編輯:Rex_22